宝书网

宝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14章 六家厂子的试点(第3页)

第414章 六家厂子的试点(第3页)

……

“老周啊,你可得替我们说句话啊!”

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部长的办公室里,一位身材略显发福,头发已然花白的老厂长,正焦急地搓着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哀求。

他是东北某老牌汽车配件厂的厂长,与周部长是多年的老交情,也算是周部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

周部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秘书给老厂长倒杯茶,然后才缓缓开口:“老王,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华东汽车厂的试点,是领导小组经过深思熟虑,综合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这可不是我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老王厂长端起茶杯,却无心品尝,他急切地说道:“周部长,您是知道的,我们厂子虽然是配件厂,但技术底子厚啊!我们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设备也不差,要是能拿到丰田的技术,哪怕只是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的图纸,我们也能很快消化吸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我们厂子离一汽近,将来配套也方便啊!”

周部长眉头微皱,他理解老王的心情。

作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的部长,他手底下管着全国大大小小的机械制造企业,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发展壮大。

但这次汽车工业的改革,牵涉面太广,容不得半点马虎。

“老王,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周部长语气放缓了一些,“但这次的技术引进,不仅仅是给几张图纸那么简单。白杨同志提出的方案,是全方位的改造,包括生产工艺、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甚至是对现有思维的颠覆。”

“华东汽车厂之所以能成为首批试点,是因为他们在此前的学习和准备工作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钻研精神,尤其是李国强厂长,他的汇报材料,连白杨同志都赞不绝口。”

老王厂长听了,脸上闪过一丝不甘:“可……可我们也能做到啊!只要国家给机会,我们一定不比他们差!”

周部长叹了口气:“机会是有的,但不是凭着关系和资历就能拿到。白杨同志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这次的试点,他亲自拍板,连我也不好插手。”

“你回去吧,好好准备,领导小组后续还会公布第二批、第三批的试点名单。到时候,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老王厂长见周部长态度坚决,知道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只能悻悻地告辞。

他心里明白,这次的“关系牌”算是白打了。

类似这样的“求情”和“说项”,在四九城各个办公室里轮番上演。

而作为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总工程师的白杨,更是首当其冲。

这天下午,白杨正在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关于汽车材料国产化可行性的报告,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熟悉而又带着几分慈祥的声音。

“小杨啊,最近忙不忙啊?”

白杨一听,立刻站了起来,语气恭敬地说道:“老师!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我这边还好,没您老人家忙。”

电话那头,正是白杨读书时的恩师。

“我能有什么忙的。是有些老朋友,托我给你带个话。”

白杨心里一动,他知道老师一向不喜掺和这些事情,能让他亲自打电话,说明对方的背景和压力不小。

“老师您请说。”白杨语气平静,但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

“是这样的,这边一家老牌的汽车零部件厂,他们厂长找到我,希望我能替他们向你求个情,看看能不能争取到这次丰田技术引进的机会。他们说,他们厂子历史悠久,技术工人多,设备也还行……”

白杨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他知道老师是在尽力转述,同时也在观察他的反应。

“老师,您也知道,这次的技术引进,是国家的大事,容不得半点私情。”白杨语气诚恳,但态度坚决,“我们领导小组在选择试点单位时,有一套严格的评估标准。”

“我们看重的是工厂的现有基础、技术人员的素质、管理层的开放程度,以及最重要的——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能力。”

“华东汽车厂之所以能成为第一批试点,正是因为他们在此前的准备工作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积极性和潜力。”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做得对,国家的事情,确实要公事公办。我也不希望你因为我这张老脸,就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老师,您言重了。”白杨连忙说道,“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诲我时刻铭记。但正因为您教导我做人要正直,做事要严谨,我才更要坚持原则。”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