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12章 新的奖励(第2页)

第412章 新的奖励(第2页)

白杨走出办公室,径直走向宿舍楼。

他知道,系统传输的信息量巨大,虽然不像之前那些颠覆性的科技那样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但一两个小时的接收时间也绝非短促。

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和私密的环境来完成这个过程。

回到宿舍,白杨反锁上门,拉上窗帘,确保没有任何干扰。

他深吸一口气,在心中默念:“系统,开始接收丰田系列全套技术!”

话音刚落,一股庞大而精密的知识洪流瞬间涌入他的脑海。

无数的图纸、数据、生产流程、管理经验,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

白杨只觉得大脑一阵胀痛,海量的知识如同被压缩的精华,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被他的意识所吸收和理解。

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无数条自动化生产线在高效运转,看到了各种先进的发动机在精密组装,看到了设计师们在电脑前勾勒着未来汽车的线条……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

白杨完全沉浸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份信息。他不仅是在接收数据,更是在理解和消化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工业理念、管理哲学和市场智慧。

当最后一丝信息流归于平静,白杨猛地睁开眼睛。宿舍里已是暮色四合,窗外透进来的光线变得昏暗。

他看了一眼手表,赫然发现,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

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虽然大脑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脑海中,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汽车工业体系,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仿佛他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数十年。

“呼……”白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

他知道,有了这套技术,国内的汽车工业将不再是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甚至可以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标杆!

他走出宿舍,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肚子适时地发出了抗议,他才意识到,自己忙了一下午,还没来得及吃晚饭。

他径直走向食堂。食堂里的人已经不多了,只有零星的几桌还在用餐。他打了一份简单的饭菜,找了个空位坐下。

刚吃了几口,一个年轻的技术人员端着餐盘,有些犹豫地走到了他面前。

“白所长,您好!”技术人员有些拘谨地打招呼。

白杨抬头看去,认出这是052D项目组的一名年轻工程师,名叫张卫国,平时在雷达天线材料方面负责一些基础研究。

“小张啊,有事吗?坐下说。”白杨微笑着示意他坐下。

张卫国感激地坐下,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说道:“白所长,是这样的。我们最近在研究一种新型的高强度复合材料,想用在雷达罩上。但是,在材料的韧性和耐高温性能上,一直达不到理想的平衡点。我们尝试了很多配方,但总是顾此失彼……”

白杨放下筷子,认真听着。

他脑海中关于材料学的知识库瞬间被激活,与刚刚接收的丰田技术中的先进材料应用经验相互印证。

他沉吟片刻,说道:“韧性和耐高温,这确实是一对矛盾。你们现在用的基体材料是什么?增强纤维呢?”

张卫国连忙详细地汇报了他们目前使用的几种材料和工艺。

白杨听完,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你们可以尝试一下,在基体材料中引入少量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纳米级陶瓷颗粒,通过调整颗粒的尺寸和分布,来提高材料的韧性。”

“同时,在纤维编织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三维立体编织技术,形成更稳定的网络结构,这样既能分散应力,又能提高整体的耐高温性能。另外,在固化过程中,温度曲线的控制也至关重要,要确保聚合反应的充分进行,同时避免内部应力过大。”

他这番话,结合了前沿的纳米材料学和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这个时代尚未完全触及的领域。

张卫国听得眼睛都亮了,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纳米陶瓷颗粒!三维立体编织!白所长,您真是太厉害了!我们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这简直是拨云见日啊!我们一直在传统的思路里打转,没想到还有这种方法!”

他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连连向白杨鞠躬:“谢谢白所长!太感谢您了!您这几句话,顶我们几个月的研究!”

白杨微笑着摆了摆手:“别客气,这都是技术探索的常规思路。回去好好研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