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杨的工作重心逐渐向两个方向倾斜:
一是继续推进研究所各项日常工作,确保现有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是开始逐步将《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大全》中的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化为实际的技术资料,并安排给合适的科研团队进行攻关。
白杨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各种技术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从微观的材料特性到宏观的系统集成,无一不需他亲自过问。
研究所内部的各项文件,从科研经费的审批到人员调动,都需要他签字确认。
他不仅是技术上的总工程师,更是整个研究所的掌舵人。
除了日常事务,他还要腾出大量时间,为“高速信息公路”项目和052D项目撰写更为详细的技术发展方向资料。
虽然之前已经写出了大纲要点,但随着项目的深入,各种技术脉络的衍生和细节的敲定,都需要他亲自把关。
他深知,这两个项目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命脉,任何一个技术点走歪了,所耗费的资金都将是天文数字,以千万级别起步。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即便因为他的存在,国家经济状况比前世要好很多,但本质上,国家依然不富裕,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容不得半点浪费和试错。
因此,白杨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半个月后,研究所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周部长,他其实这阵子比白杨更忙。
白杨还只是负责技术问题,而他,则是负责统筹上下几千个部门的运转,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工业体系的正常运行。
周老一进办公室,便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声音回荡在房间里:“白杨同志啊,你这儿可真热闹,我听说你这几天可没闲着啊!”
白杨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却又带着些许期待的笑容,起身相迎:“周部长,您怎么有空过来了?快请坐。”
周部长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客气,径直走到沙发前坐下,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白杨同志,我今天过来,可是给你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白杨心中一动,知道周部长不会无的放矢,定然是有了什么重大突破。
他没有卖关子,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周部长开口。
周部长也没用卖关子,直接说了出来:“还记得年初咱们滨海第一化纤厂接收的碳纤维T300技术吗?经过这大半年的努力,他们成功了!现在已经实现量产了!”
白杨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碳纤维T300,这可是划时代的材料!
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当然记得,这正是他当初通过系统奖励,然后交给国家进行消化吸收的。
“第一批碳纤维T300,已经供应给部队做生产了!”周部长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白杨听闻,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而且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这代表着中国在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极大地提升国防工业的水平。
周部长喝了口茶,继续开口说着,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按照目前的产量预估,滨海第一化纤厂一年下来,盈利可达到三十个亿人民币左右!这还是以比较低的价格供应国内,如果出口的话,那么这个数字最少翻个倍,且单位也要换成美元!”
三十个亿人民币!
这在1978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为之侧目。
这笔巨额利润,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资金,可以投入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
白杨笑着说道:“肯定优先供应国内。好东西肯定要先自己留着,毕竟自家的传统就是研发一代,保留一代,公开一代。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