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394章 完全有可能实现出来的(第3页)

第394章 完全有可能实现出来的(第3页)

他们有的头发花白,目光锐利;

有的正值壮年,眼神中充满了探究和求知欲。

周部长作为第一机部部长,也是这次论证牵头部门的代表,走在前面,与研究所门口迎接的白杨握了握手。

“白杨同志,麻烦你了。”周部长语气温和,但眼神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激动。

“周部长客气,这是我的职责。”白杨神色如常,谦逊地回应。

“人都到齐了,我们先进去吧。”周部长说道。

一行人进入研究所大门,直接被引向了早已准备好的大会议室。

这间会议室是研究所里最大的一间,平时用于所内的大型技术交流和汇报。

今天,这里座无虚席。

会议室的黑板上,已经挂上了白杨那份报告的标题。

虽然只是标题,却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一进入会议室,白杨就被无数双眼睛聚焦。

这些眼睛里,有好奇,有审视,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迫不及待的探究。

“白杨同志,你那份报告,我们昨天连夜看了!”一位看上去是船舶领域的老专家,还没等周部长宣布会议开始,就按捺不住性子,提高了嗓门。

“构想很大胆!六七千吨的排水量,在我们国家目前来说,已经是巨舰了!还有柴燃联合动力?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区域防空?这简直是……简直就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啊!”

他这话说得有些激动,但更多的是疑问和不解。

这也代表了在场很多专家的心声。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顶尖的,但当这些跨越式的技术被打包整合到一艘舰艇上时,带来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很多昨晚看了报告的专家,都失眠了。

他们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思考报告中的技术细节,试图找到理论上的可行性,但总会遇到现有技术水平无法逾越的障碍。

另一位电子领域的专家也紧接着问道:“白杨同志,特别是你报告里提到的那个‘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这东西的原理我们知道,但要做到像你说的,能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具备精确的火控能力,还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极其复杂的信号处理。”

“我们国内目前最先进的雷达,在性能上差距太大了!还有那个垂直发射系统,它涉及的弹药兼容性、发射控制、安全性等等问题,更是全新的课题!”

问题像潮水般涌来,会议室里一时间议论纷纷。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疑问、困惑,甚至还有一丝基于现有技术水平的质疑。

周部长没有阻止,他知道这些专家都是国之栋梁,他们的疑问是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

只有充分的质疑和解答,才能让这个项目真正站稳脚跟。

白杨静静地站在讲台前,听着他们的提问。

他没有打断,也没有辩解,只是等他们说完,才缓缓开口。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他先向众人致意,然后目光扫过全场,“我知道,我的这份报告里,提出了很多目前看来非常超前,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技术构想。这些技术,确实对我们国家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认真:“但是,各位专家,请相信我,这些技术并非空中楼阁,并非我的凭空臆想。”

“我在撰写这份报告之前,对报告中提到的每一个关键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初步的技术路径分析。”

“我之所以敢提出这份构想,是因为我认为,只要我们国家下定决心,集中力量进行攻关,这些技术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技术路径?”刚才那位船舶专家追问道,“具体怎么实现?相控阵雷达的收发单元,我们目前连高性能的半导体材料都很难批量生产!”

“垂直发射系统的弹药通用性问题,您在报告里只是寥寥几笔带过!”

白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们的疑问:“是的,报告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和建议。具体的实现路径,需要我们集全国之力,共同攻关。但对于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我的确有一些初步的思考。”

他开始详细地解答专家们的疑问。

关于相控阵雷达,他没有直接介绍具体的设计方案,而是从基础原理入手,结合国内在材料、微电子、信号处理领域的现有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阐述了通过技术迭代和工艺改进,逐步实现高性能收发单元的可能性。

他提到了自己在超高频雷达项目中的一些经验和积累,指出虽然频率和应用场景不同,但在设计理念和某些关键技术上具有共通性。

他重点强调了计算能力对相控阵雷达的重要性,并借此引出了周培明院士领导的计算机研究所正在进行的高性能计算项目,说明未来舰载计算机的性能将能够满足相控阵雷达的需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