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沉稳而有力的低喝,如同洪钟一般,瞬间压住了所有的嘈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坐在上首位置的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威严的老领导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目光如电般扫过全场。
这位是主管工业的副领导,也是今天这场协调会的最终拍板人。
老领导目光在周部长和刘有材脸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同志们,‘信息高速公路’项目的重要性,不用我再强调。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讨论如何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办好,而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争吵不休,互相攻击!”
他的声音不高,但字字千钧,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连刚才脸红脖子粗的刘有材,也低下了头。
“这个项目的专业性确实很强,核心技术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老领导顿了顿,继续说道,“考虑到这一点,我个人倾向于,由第四机械工业部来牵头负责这个项目。”
刘有材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和激动。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按捺住了。
一机部的周部长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老领导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接着说道:“但是,这个项目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第四机部虽然在技术上有优势,但在大型工程的组织协调、配套产业的整合方面,经验相对欠缺。”
“所以,我决定,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和第五机械工业部予以全力辅助和配合。”
第五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兵器工业,但在雷达、通讯等领域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第四机部主抓技术研发、网络构建和标准制定。第一机部负责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生产配套以及工程进度的总协调。第五机部则在军用信息安全、特种通讯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
老领导的声音清晰而果断,“这是一个国家级的重大战略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私产。我希望你们能够摒弃门户之见,精诚合作,把这个项目漂漂亮亮地完成!谁要是敢在这个项目上拖后腿、使绊子,我第一个不饶他!”
最后几句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我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刘有材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表态,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这对他和第四机部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和信任。
一机部的周部长和第五机部的赵启民部长也相继表态,表示会全力配合。
至此,这场关于“信息高速公路”项目主导权的争夺战,总算是尘埃落定。
第四机部,笑到了最后。
……
会议结束后第三天,白杨的办公室迎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
“白总工,叨扰了,叨扰了!”为首的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周部长,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仿佛前几天会议室里那个略显失落的人不是他一般。
跟在他身后的,是意气风发的第四机部部长刘有材,此刻他看向白杨的眼神,充满了欣赏和感激。
如果不是白杨提出的这个计划,并且成功说服了祁领导,他刘有材和第四机部哪有今天这样的高光时刻。
最后一位则是第五机械工业部的赵启民部长,他神色沉稳,目光锐利,带着军工系统特有的严谨气质。
“三位部长大驾光临,快请坐,快请坐!”白杨连忙起身相迎,亲自给他们沏茶。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三位大佬联袂而来,所为何事,不言而喻。
几句简短的寒暄客套之后,还是由新晋的项目“总指挥”,刘有材部长率先切入了正题。
“白总工,”刘有材的语气十分诚恳,“‘信息高速公路’这个项目,您是首倡者,‘曙光一号’又是您一手主持研发成功的。”
“不瞒您说,我们第四机部虽然拿下了牵头权,但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啊。这么大的摊子,技术新,挑战大,我们是真怕辜负了国家的信任。”
周部长也适时开口:“是啊,白总工。上面虽然明确了分工,但这个项目的灵魂,还是在技术。”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请您,还有计算技术研究所那边,能够为整个项目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顶层设计上的布局指导。说白了,就是给我们掌总舵,把大方向。”
赵启民部长也点头道:“白总工在技术上的远见卓识,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有您来把关,我们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