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废话吗?
理论上当然有可能,地质勘探工作一直在进行,每年都有新的发现。
但关键是,这和解决眼前的危机有什么关系?
难道指望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煤矿?
白杨看着他们的表情,知道铺垫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巧妙地把“钩子”放下去,让他们自己“咬”上来。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一个初步的、听起来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又并非完全没有逻辑支撑的计划,正在慢慢成型……
他需要一点时间来完善这个计划的细节,确保它听起来足够“合理”,足够“科学”,而不是凭空臆想。
“周部长,李副局长,”白杨再次开口,语气变得更加郑重,“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仔细思考一下。”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新的角度,比如结合一些……嗯,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模型,来重新评估一下我们国家的能源潜力分布。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他没有把话说死,留足了余地。
但话语中透露出的那份自信和可能性,却让原本已经有些绝望的周部长和李副局长,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微光。
新的技术手段?
理论模型?
评估能源潜力分布?
虽然听起来有些模糊,但出自白杨之口,就让人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期待。
毕竟,眼前这位年轻人,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周部长和李副局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意思。
且不论白杨具体有什么想法,至少,他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接受那个最坏的“弃车保帅”方案,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可能性。
这就够了!
“好!”周部长当机立断,“白杨同志,需要多久?需要部里或者电网局提供什么支持?”
白杨沉吟片刻:“具体方案我还需要仔细推敲和计算。支持嘛……可能需要一些最新的、最详细的全国地质勘探资料。”
“包括一些可能尚未完全公开或者整理的原始数据。另外,可能还需要地质、能源方面专家的配合。”
“没问题!”李副局长立刻表态,“地质资料,只要我们电网局系统有的,全部对你开放!专家方面,你需要谁,我们协调!”
周部长也点了点头:“部里也会全力支持。白杨同志,这件事,关系重大,就拜托你了!”
白杨站起身,神情严肃:“周部长,李副局长,我一定尽力而为。”
送走两位领导,白杨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解决能源瓶颈,这不仅是为了保住他自己的项目,更是为了这个国家能够更快、更稳地奔向工业化的未来。
如何把脑子里的“藏宝图”变成现实的地质报告,这,将是他接下来要攻克的又一个重大“技术难题”。
只不过,这一次,考验的不是他的知识,而是他的“导演”能力和对人情世故的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