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憋着一股劲往前冲,突然被告知因为“口粮”不足,得勒紧裤腰带,甚至停下来。
这……不行!绝对不行!
白杨的目光扫过两位领导,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得已”。
显然,走到这一步,他们也是经过了艰难的权衡。
怎么办?
白杨思索着。
解决电力短缺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发电量。
目前国内的主力发电方式是什么?
火力发电。
依靠烧煤。
水力发电?
周期太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几个大型水电站还在规划和建设初期,等它们发力,黄花菜都凉了。
太阳能?
风能?
在这个年代,还处于实验室和小规模试验阶段,效率低,成本高,指望它们挑大梁,更是天方夜谭。
核电?
理论上可行,技术储备也有一些,但建设周期同样漫长。
而且相关的配套工业,比如核燃料处理、反应堆关键部件制造等等,都还需要时间突破。
他这边虽然有些想法,但也需要时间去实现和验证,短期内指望不上。
算来算去,最快、最直接、也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最现实的办法,还是……加大火力发电的规模和效率!
而火力发电的关键是什么?
煤!
充足的、优质的煤炭!
白杨的呼吸微微急促了一些。
他脑子里装着一整个时代的知识和信息。
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年代的广袤大地上,还沉睡着多少尚未被发现和有效利用的巨大煤田!
那些高热值、低硫分的优质煤矿,一旦被开采出来,足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飞速发展的中国工业提供强劲的能源心脏!
比如……内蒙古的准格尔、东胜,山西的平朔、河东,陕西的神府……
这些在后世如雷贯耳的大型、特大型煤田。
在这个年代,很多还只是地质勘探报告上一些模糊的线条和数字,甚至有的还完全不为人知。
如果能把这些煤矿的位置“点”出来,引导国家进行重点勘探和开发。
那么,困扰眼前的电力危机,至少能得到极大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