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希学沉声说道。
“那咱们就以古今文章为题,自元朝起,文章鲜有佳作,华夏文脉枯竭,急需一个正本清源的典范。”
“我觉得,《六先生文集》就很不错,不妨就以此为题怎么样?”
然而。。。。。。
孔希学却是一怔:“你说的这是什么东西?”
方孝孺也傻眼了:“你不知道?”
要知道,虽然《六先生文集》刚编撰好几年,算是较为小众的文章。
但是其文采,也是颇得赞扬。
方孝孺原以为此人应该有两把刷子才是。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此人竟然连《六先生文集》都没听说过。
“什么这个文集那个文集,不过是乡野中人的口水仗,唯有孔孟才是正道!”
孔希学轻蔑的说道。
“乡野中人?”方孝孺嘴角微抽,忍不住提醒道:“那是朱右先生所著。”
“朱右?”
见方孝孺这么郑重,孔希学稍稍一怔,接着便说道:“难道是宗室中人?”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方孝孺一阵无语。
“你说的这些人都毫无名气,老夫才不认识呢。”
孔希学不屑一顾的说道。
他早就熟记了京中显赫人物的名字,什么朱左朱右的,自己压根没听说过。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不过是个籍籍无名之辈,这种人的文章,也配自己翻阅?
“《元史》的编撰人,可是朱右先生啊,你这都不知道?”
方孝孺一阵哭笑不得。
朱右也算是一代文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