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博物馆还有这种地方?像是剧院。”林别歌仰头惊叹道。
“小型放映厅,用来放纪录片的。”
木质地板踩上去有轻微的咯吱声,蜡油味让陶影有些头晕。
讲台上,巨大的全息影像十分壮观。
是一艘古老的星舰。
“有关希拉辛的航海日志……”
投影正在播放太空流浪时代的纪录片,旁白的清雅声音娓娓传来。
虽说有点像剧院,但只是台上布景有点像,台下依旧是博物馆风格。
玻璃展柜里全是太空流浪时代的文物。
这些文物从遗迹里发掘,经过星遗局的处理后,挑选了部分送进莱门遗迹博物馆。
这里记录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众人跟随脚下的时间指引,走过一个个文物。
“这个纪录片我好像在哪里看过,感觉跟火种有点像?”
“确实很像。”
陶影从林别歌身上跳下来,抱着氧气瓶,摇摇晃晃走到后排角落,找了辆轮椅。
眼前的景象还是有点旋转,坐下之后好多了。
陶影推着轮椅爬上讲台,见两位队友还在讨论那部纪录片,拿过一边的麦克风敲了敲。
“制作火种的时候,美术团队有来博物馆取材,当时也参考过这部小型纪录片。”
参考过参考过参考过——
回音响彻整个房间。
林别歌捂住耳朵,嘶了一声,转瞬狐疑道:“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好像你当时也在团队里似的。”
陶影噎了一下。
脑子不太清醒,差点说漏嘴,竟然连“制作火种的时候”都说出来了。
还好没加主语。
陶影笑了笑,说是伊琳娜告诉她的制作小趣事。林别歌哦了一声,接受了这个解释。
陶影来到讲台,小心地从轮椅上爬下来,四肢着地,抠开一块地板。
三名队友好奇地跟着上来。
林别歌:“你干什么?”
“这种投影的下方通常会连接有线网络。嘶,不行,我头晕,你帮我找找,网线应该是黄色的。”
十分钟后,林别歌研究了二十几根黄线,眼睛都酸了,总算挑出了陶影正在找的光缆。
陶影拿起来比对了一下。
“果然接口不对,这是大型设备用的网线,插不进光脑。”
“那你还叫我找半天……咋办?”
陶影挑出几根核心线,重新排列顺序,然后朝柏墨伸手。
“柏墨,刀借我。”
柏墨从后腰拔下一把小刀递过来:“你自己没有?”
陶影面不改色:“我一个普通市民,身上怎么可能携带这么危险的武器。而且上次买的那把二手刀掉在柏氏工业了,你还没还我。”
柏墨:“……”
陶影很快用刀刮了几下线路的绝缘皮,露出内里的金属线。
然后用绳子绑了绑,拆开光脑,将线连接上触点。
陶影一番操作,莫名其妙光脑就连上网络,惊讶得林别歌嘴都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