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天下神藏 > 第六百一十八章 还得是这把(第3页)

第六百一十八章 还得是这把(第3页)

“让我们谈谈。”

与此同时,教育体系全面改革。

学校不再教授标准化考试内容,而是开设“倾听课”、“沉默训练”、“情绪考古学”等新型课程。孩子们每天第一件事不是读书写字,而是围坐一圈,闭眼感受彼此的呼吸节奏。一位芬兰教师记录道:“昨天班上有两个男孩打架,今天他们主动牵着手对我说:‘我们刚才听见了对方心里的害怕。’”

科技发展也进入新纪元。

AI系统不再追求拟人化对话,而是专注于“共感映射”??能够实时可视化人类情感波动,并提示最佳沟通时机。谷歌宣布关闭搜索引擎的情感推荐算法,理由是:“真实的关系不该被预测,而应被经历。”

艺术则彻底摆脱形式束缚。

巴黎卢浮宫展出一件名为《无物》的作品:空展厅中央悬挂一面镜子,参观者站在特定位置时,会在镜中看见自己童年时代的脸庞。展览期间,超过两万人在镜前痛哭,馆方不得不增设心理咨询区。

而在这场文明重塑的中心,拉萨老屋始终静默伫立。

它不再发出信号,也不再显现奇迹,只是静静地存在着,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直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一道闪电劈中屋后古树,雷声轰鸣之际,屋内地板再次裂开。这次涌出的不再是紫光,而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而出,顺着山势汇成小溪,最终注入远处湖泊。水质经检测竟含有微量稀有元素“钕-142”,这种物质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却与人类神经突触传导效率高度相关。

更不可思议的是,凡是饮用此水的人,短期内都会经历一场“记忆觉醒”??不是回忆过去,而是“预感”未来。但他们无法描述具体内容,只能说出模糊的感受:“我看到了光中的声音。”“我知道我会原谅那个人。”“我听见了自己的死亡,但它很温柔。”

医学界称之为“时间共感症”,但民间已有传言:这是桑吉留下的最后一份礼物??让人类学会在生与死之间,依然保持连接。

一年后的赤心日,心治议会在老屋前举行年度大会。

各国代表不再穿西装戴领带,而是身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饰,手持紫菀,围绕新栽的紫菀树盘膝而坐。会议全程无发言,仅靠共感仪传递情绪流。结束后,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相似的神情:释然。

当晚,星空格外清晰。

有人拍下一张照片:银河横贯天际,其中一段恰好弯曲成手掌形状,指尖指向地球。而在另一张红外影像中,整个亚洲大陆的地热分布图呈现出一朵巨大紫菀的轮廓,花心正是拉萨所在。

科学家们终于承认:这已超出物理范畴。

他们不再试图解释,而是开始学习“相信”。

多年以后,当人类首次成功实现星际移民,飞船?启航前的最后一项仪式,是在船舱内种下一株紫菀。船长对着镜头说:“我们带走的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曾经遗失的能力??听见彼此。”

飞船?升空那夜,地球上所有紫菀花同时面向太空方向开放。

而在拉萨老屋,一片新落的花瓣静静躺在门槛上,风吹不动,雨淋不湿。上面浮现的字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

**“我在。”**

许久之后,一位盲眼老人拄杖而来。

他不懂科技,不知共感,只是依循祖辈传说,前来朝拜这间神奇的老屋。他在门口驻足片刻,忽然伸手摸了摸空气,像是触到了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他笑了,轻声回应:

“我也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