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大帐内烛火摇曳。
苏云端坐在主位,指尖轻轻叩击着扶手。
贾诩跪坐在下方,汇报着情况。
“主公,这几日卑职多方打探,韩岳此人虽为燕候,却更像个纯粹的武夫。
从未克扣过将士粮饷,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军中威望极高。
去年燕州大旱,他甚至将自己的俸禄变卖成粮食,分给断炊的老兵。”
苏云目光微动,示意对方继续。
贾诩接着说:“百姓们称他为韩青天,街头巷尾流传着他整治匪患、开仓放粮的故事。
如今燕州军能有今天,全赖他苦心经营。
以卑职之见,若想收服燕州,韩岳是绕不开的关键——他若归降,燕州军民便等于纳了投名状。”
“他的性子如何?”苏云忽然开口。
贾诩稍作沉吟,抚须道:“刚正有余,机变不足。他虽对大庆朝廷失望己久,但骨子里重情义、讲规矩,。。。。。。。。。”
苏云目光灼灼地看向贾诩,沉声道。
“你认为,韩岳会不会答应,归顺本王?”
贾诩微微皱眉,沉吟良久才开口:“主公,韩岳这类纯粹的武人,最重气节与恩义,确实难用金银权势轻易打动。但他绝非迂腐之辈,今日战场上秦军的战力,想必己让他看清局势。”
“燕州军虽强,可论精锐,远不及秦军。若拼死相抗,不过是螳臂当车。
韩岳若拒绝,不仅燕州百姓要遭兵祸,麾下将士也要白白送命——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
苏云点点头:“你说得在理。”
贾诩轻叹一声:“不过,他即便愿降,也定会提出诸多条件,譬如保留燕州军建制,……甚至要求主公承诺善待燕州百姓。”
“只要他肯归降,这些都可商议。”
“本王不想兵戎相见,燕州若能和平归附,于我军、于百姓都是幸事。但韩岳若不识时务……”
他握紧腰间佩剑,眼底闪过一丝冷芒。
“莫怪本王让燕州血流成河。”
贾诩离开后,苏云准备吹灭油灯休息。
突然,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
“叮!本周签到己刷新,是否签到!”
“签到!”
“叮!恭喜宿主获得一千万石大米!”
他先是一愣,随即咧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