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弄的不欢而散,爱玲出了钱,依然没有得到儿子儿媳的原谅,晓川得了钱,却依然把母亲深深埋怨。母亲的话狠狠刺痛了他的心,这样的母亲在自己最难时甩手不管,要这样的妈有什么用?自己的目的没达到,但看在那两千块钱的面子上,晓川也不敢把事情办的过分,毕竟自己挣钱艰难,日后遇到难事了还是要向母亲开口要的,没办法,人穷志也短,暂时留条后路吧!
叭叭了吵了一顿,也没有吵出个啥名堂,各怀心思的在医院两天,爱玲只觉得身心俱疲,等到乔婷婷出院,她便首接坐车走了。
晓玉陪着哥嫂回了家,二爷爷二奶奶、大伯大娘、姑姑姑父早在家等着了。今天刚好是孩子三天,按着家里的惯例,还是要蒸些喜面条,一起热热闹闹为孩子办三天的。
面条是月竹幸好蒸的,两个人蒸好了面条,就把晓川乔婷婷的屋里收拾的利利索索,床上铺的干干净净,只等着他们回来。
车一停,幸好便迎了上去,晓玉也是赶鸭子上架,同样没有一点的经验,抱着小侄女如临大敌一般,母亲把孩子递给她,她一路上紧紧抱着,动也不敢动。姑姑笑着接过了孩子,晓玉方觉得浑身酸痛的厉害,连脚都麻了。
幸好抱着孩子回家,晓川便扶了乔婷婷也下了车,安顿好母女俩。改梅和月竹也烧好了红糖鸡蛋,两个人端着进屋,让乔婷婷趁热喝着,便都围着看孩子,说了一阵子的话,便各自把红包放在孩子的襁褓边。
晓玉偷偷跟父亲说了在医院时的情况,建民也不能说什么,人家刘爱玲给了两千块钱,这也不是个小数目,也算说的过去。他看向女儿“晓玉,要不你在家伺候你嫂子?”
“爸,你尽胡说,我能伺候了那么小的孩子,今天回来差点把我拿捏死。”
建民为了难,大人好说小娃娃难管呀,事到如今只能求妹子帮忙。他想的清楚,大嫂归根是外人,不能老麻烦大嫂,妹子在家好歹照应两天,一来教教晓川,二来乔婷婷一日强一日,慢慢就能照顾孩子了。
跟幸好一说,幸好只能答应,娘家有事她责无旁贷,只是母亲这个月在她家住,她不在娘怎么办?
“让娘回来住吧,好歹你要替哥做些难。”
也只能这样了,幸好家的两个孩子也大了,老大静静同晓梅一样今年高考,小儿子也上了初中,家里也没啥事,红强自把一切打理的清明,实在是不用她多费心。自己上个班,回来了照顾母亲,帮着二哥侄儿,也不张忙。
幸好下了班就回娘家,门口的人更是对这个老闺女竖大拇指,都说这闺女有情有义通情达理,娘家有什么事都是跑在前面。另一个人就遭了殃,夸幸好的同时,总是要捎带着骂上一句刘爱玲,这个正儿八经的婆婆不管儿媳妇坐月子,日后人家媳妇骂死她也不亏!
桂嫂抱着孙女也坐在这人堆里,听着人骂刘爱玲不是东西。这建民家也添了个孙女啊,难怪那次问晓川媳妇,她还不肯说,我就知道八成就是闺女。她正想着,却听有人喊她,一看是她表姐正推着车子站在她家门口。
小桂应着声,抱着孙女就起身回家去。
“姐,你今天咋有空了,走,赶紧回家!”
小桂表姐笑了笑“我有事专门来找你的!”
小桂便拉了表姐进了屋,孙女也饿了,哇哇哭个不停,她让表姐抱着,便给孙女冲奶粉喝。
“小桂,大双你们准备不要了?”小桂表姐一边哄孩子一边问。
小桂有些意外的看向表姐,“咋了?咋会不要,她出去干活了。”
“俺村里人可都在传,大双妈这几天安排大双相亲呢,你不知道?”
“啥?她和旭生婚都没离,她家人就这样干真不是东西!”小桂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你赶紧先喂喂孩子!”
小桂接过孙女喂,心里却是慌乱的不行,她是怎么也没想到大双娘家竟然来这一招,急急的问“姐,他们相亲咋说?”
“听说那男的老婆病死了,身边也没个孩子,是个养牛大户,倒是对大双可满意,我在家听说了,不大相信就过来问问你看是个啥情况。”
小桂一听,手里的奶瓶差点落地,老天爷,这可咋整啊,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早早叫大双回来,人家不吭声找下了,旭生怎么办?还带着个孩子,将来只怕难找啊!
她胡乱应付着表姐,己是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送走表姐就给老公和儿子打电话,让他们速速回来。她是想摆谱,但从未想棒打鸳鸯,大双实在也算是个好媳妇,主要自己儿子的条件在那里放着,谁会想到事情会变的这般的棘手。
林志国和儿子接到电话匆匆回来了,一听小桂说完都傻了眼,这么个结果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一个简单的吵架竟然闹的这么不可收场,这大双家是不是太过分了?
“也别明天了,咱们现在买些东西就去大双家,赶紧把她劝回来!”小桂慌了神,后悔不迭,她自然知道她儿子要是再找一个媳妇意味着什么。以前单身一人找媳妇还费劲,这又带了一个孩子,谁家姑娘会轻易同意?又是一大笔的彩礼啊,瞻前顾后还是叫回大双最好,还是好好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