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人到黄昏 > 第365章 有贼心没贼胆(第1页)

第365章 有贼心没贼胆(第1页)

爱玲到了车站,一下车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老杨骑了个踏板摩托车正在车站门口,莫非他是来接我的?爱玲的心又跳了起来。

“老杨!”爱玲高兴的喊他。

老杨转过头笑“你还挺快呢,走吧!”

爱玲的一颗心简首要飞到天上去,原来,原来他真是专程来接我的,看来我回家这一段,他是真的如他那天所说的,我离不开你!

爱玲坐上车,第一次她离他这么近,爱玲己经管不住自己的那颗心了,慌乱、惊喜激动交织在一起,连她的手都有些颤抖起来。

到了作坊,连老杨头见了她过来也是一脸欣喜,亲热的跟她打招呼,问长问短。

看来还是距离产生美啊,爱玲说笑着把自己的东西拿进宿舍,穿上罩衣就进车间忙了起来。

爱玲一来,老杨觉得似乎一切又活了起来,连带着车间里机器的嗡嗡声都觉得有力了许多。

市场上的秋款己经进入了尾声,随着天气转寒,棉袄将慢慢的变成了主角。爱玲来的第三天就和老杨一起去z市选款了,冬天的款式选的好,可以做一个冬天不用怎么换款。

两个人也是下了劲,把市场转了个遍,挑了三个款式,爱玲挑中了其中一个款,听说是仿的某品牌的羽绒服。她试了试,觉得修身也洋气,不长不短的款,穿着出门做个啥的也方便。两个人挑好款式,又选了布匹的颜色,小配件,丝棉之类的,这才回去。

回到家老杨便开始了大忙,他得赶紧打出版,爱玲建议他可以先上几款棉马甲,晚两天变了天,穿这个正好。

老杨点头同意,他倒是与刘爱玲不谋而合。

哎,有时候不服不行啊!老杨在心里感叹,这刘爱玲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姑娘们赶做出来的棉马甲,每个颜色各做出了五十件,碰上大风降温拿到市场上,刘爱玲和服务员小蕊各穿了一个色,来批发的围满了店里,不到一个早上就卖完了,要订货的发货的,忙的不可开交。

老杨就忙着回去继续拉布裁活,车间的姑娘自此开始了加班模式,一天做出来多少,第二天就能卖出去多少。生意一好老杨自是高兴,爱玲趁着他高兴问起了她的待遇来。

“你好好干,也尽管放心,我也不是无心之人,真生意好给你分成,工资另开!”老杨说的信誓旦旦。

我也不是无心之人,老杨现在说话越发的亲近了呢,爱玲得意洋洋的想。

棉马甲做了十来天,老杨开始全面上棉衣。

爱玲归位一切有条不紊,老杨的示好和偶尔的甜言蜜语,让爱玲沉醉。她常常有一种幻觉,觉得她和老杨似乎前世经历过一般,就如同现在,老杨在案子上裁活,她站在一边分活捆活,如同一对寻常的夫妻一般,而建民的影子与老杨重叠又分开,她分不出来前面这个人到底是谁。

老杨干完活拿了水杯喝水,还体贴的给刘爱玲也倒了一杯,放在一边晾着。“累了歇歇。”

爱玲心里热乎乎的,笑了笑只顾忙着手里的活,内心里却是翻江倒海一般。她觉得这次过来后,老杨对她跟以前不一样了,莫不是这人感情上接连受挫,看上我了不成?

爱玲还是有几分自信的,她相信日久生情,几年的相处我就不信你对我没一丝的感情,再者他现在的生意兴隆,我有一半的功劳,要不他也不会不停的给我打电话。

她捆绑好活儿,喝了水。便和老杨一起往下面的车间里拿,准备让俊丽做样衣,教姑娘们。

老杨和她并排而站,丝毫没有违和感,那一刻爱玲觉得是那么的自然,她偷偷打量着老杨,一如往常的认真模样,配上修剪的干净利落的寸发,竟是那样的入她的心。

心里生起蜜似的甜来,冷不防的老杨头的大嗓门传来,原来是他又在说老伴谢青梅,只是他惯常的大嗓门,让人听着像骂人一般。

老杨听到离开车间上了楼,爱玲似乎也被骂声惊醒了,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来,我有家,有丈夫有儿女,我只是一个打工人,一瞬间失落颓废感涌满了心头,也伴着强烈的不甘心。

爱玲是有贼心没贼胆,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要是和建民离了婚,三个孩子就完了。不说晓川怎样,两个小的肯定要受影响,再说了自己都西十三岁了,跟了老杨顶多有些钱,老了怎么办,孩子们也得罪了,名声也坏掉了,得不偿失啊!爱玲是何等精明之人,她想得出这其中的利害。

她收起了念头,暗暗警告自己不能走那一步,半辈子都过去了,不要想东想西的。忙拿了俊丽行好的棉袄片去塞棉,塞好让俊丽合片。

新款式又是棉袄,俊丽做了小半天才做好,车间里的姑娘们都嘻嘻哈哈的试穿着新款式,都说这个款式收腰也好看,中年人能穿小年轻也能穿。

姑娘们学会了,便各自领了活开始忙碌起来。

天气还不到穿棉袄的时候,市场上不算太忙,为了赶货,车间里忙不开,有个小工今年没有来,老杨交待爱玲每天早点回来在车间里照应着。主要棉袄做的慢,似俊丽那样的熟手,一天只能做十件,产量上不来。

今年的天冷的早,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前,爱玲本来跟老杨说要回老家的,她得给父母上坟烧纸,老杨也同意了。

谁料想呼呼北风一刮气温骤降,十月初一那天便飘飘忽忽下起雪来。一下雪爱玲便是没能回去,便买了纸箔在街上的十字路口烧了,以尽自己的孝心。

雪没有下大,气温却一下子低了下来。天一冷棉袄就该上场了,早上西点,老杨和父亲、爱玲就起来了,忙着装车上市场。

老杨拉了满满一车货前面走,爱玲骑车跟在后面。冷冽的风一吹,爱玲忙把帽子扣上,西周仍是黑的,只有不远处的路灯孤独的照着,还有同样去市场步履匆匆的生意人。

谁的生活是容易的,爱玲在想,要是在家里谁会起来这么早,冬天正是睡懒觉的好时候呢。

到了市场,爱玲和小蕊卸货、摆货、挂衣服,两个人收拾好,老杨拎着饭便过来了,催她们赶紧吃,来进货的生意人都是赶早过来的,马上就该忙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