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彬低头不语,他是男人身边没个女人是真不行,以前好歹有梅华,尽管两个人吵闹,但最起码家里的一摊子事给他料理的清明,离了婚原是等芳芝的,等了这一两年,日子有多难熬只有他心里最清楚。
梅华和他离婚后,一个带着女儿圆圆单独过,她找了个临时工干着一边照应着女儿。林伟彬也给女儿打抚养费,偶尔也去看女儿,虽说女儿的生活费有限,但他还要生活,还要给志强打钱,他如今上班的也是私人小厂,工资怎么能与以前在厂里时相提并论,所以他才是急于和芳芝复婚,一个人苦撑着一个家很难很难。
如今芳芝无望,莫非自己真要回头找梅华?可梅华也不是往日的梅华,她也恨透了他,一见他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也是积怨深深啊。
好马不吃回头草,伟彬也不愿再和她在一起,得不偿失,一回头说不了跟志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父子之情也葬送了,他总得要为老时做些打算,总不能到老了一个孩子也指靠不住,这辈子靠谁去?
林伟彬丢了烟,拿脚踩灭“爹,您别担心我了,我这辈子就这样吧!”他说着也回屋睡觉了。
赶在志强上学前,赵德昌喊了自己的儿女们和芳芝,志强一起彼此见了面,本来芳芝说过年家里啥都有,她在家里做饭,大伙儿一起热闹热闹算了,但赵德昌不肯,他要去乡里饭店吃,便一起去了乡里,找了个安静的包间。
芳芝以前见过他的两个孩子,也都是正经踏实的娃娃,但那都是在路上碰到,没有深打交道,这一次正式的见面,芳芝觉得有些忐忑。
到了地方才知道德昌的女婿,儿媳妇还有一岁多的小孙女都过来了。一见她和志强过来都热情的站了起来跟她打招呼。
芳芝平白多了几分拘谨,德昌的儿媳妇看来是个爱说爱笑的,“芳芝姨,这从今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我们都是晚辈,我们跟俺志强兄弟一样,愿您和俺爸好好过日子,我们在县城,心里也常惦记着俺爸,但有工作又有了孩子,也是照顾不周,这往后您和俺爸在一起都有了照应,我们也放心了。”
一席话让桌上的气氛热络了不少,各自说着问着,倒是融洽。德昌的儿女们都多多少少了解芳芝,如今坐在一起说话,也觉得芳芝为人首爽朴实,虽人到中年衣着简单,但别有一番韵味,看上去端庄可亲,对她的印象也是极好。
儿女们本来就愿德昌再找,如今看芳芝模样谈吐都是没说的,更是支持他们再婚,让他们早些办事,彼此都有个照应。
芳芝为了志强,孩子下半年就高三了,学习紧张,她不愿志强回来了家里空荡荡的。和德昌商量着想让他搬来自己家,德昌满口答应,告诉她怎么着都行,一切为孩子,只要孩子好就行。
人活半辈子啥不知道,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能有个贴心人彼此有个依靠住在哪里都是好的。
虽说是二婚彼此年龄也不小了,但赵德昌心里欢喜,多少要给芳芝一个仪式,尽管芳芝说啥也别准备,两个都是西十多的人了怪难为情。德昌还是特意请人看了日子,孩子们也给他们添置了几样家具,没有大操大办,喊了亲戚朋友简单摆了两桌,有了个仪式两个人算正式结了婚。
德昌的一双儿女都成了家,家里就他一个,结婚后他便搬到了芳芝这里,每天两个人一起去赶集做生意。德昌修鞋,芳芝一边卖篮子一边帮着他卖些小东西,快中午了芳芝就骑车回去做饭,吃了饭再给他送来。
虽然挣不到大钱,但日子过得平和又踏实。芳芝卖篮子,养猪种庄稼的钱还是她拿着,德昌也是个踏实过日子的,以前一个人节俭惯了,他手里也存了一笔钱本要给芳芝的,芳芝说钱上各顾各的,平日里的小钱花谁的都行,大钱商量着来。
主要芳芝她还有两个未结婚的儿子,她骨气了半辈子,喜欢德昌也是真的,不愿让他难做人,让别人说自己是靠着他养儿子。
德昌总笑她太较真,每次志强回来他总是提前就把生活费给了志强,家里该添置啥了他总是提前就添置了,根本就不给芳芝花钱的机会。
更别提种庄稼这类的体力活,以前种个地能把芳芝难为死,女人家的没力气不说,犁地种麦拉粮食年年都是托亲靠友。跟了德昌,芳芝再不发愁这体力活了,德昌一个人大包大揽了,他在这种庄稼上也是把好手,不赶会了便下地干活,将日子经营的热气腾腾。
芳芝脸上的笑明显多了,美兰就打趣她“瞅瞅这跟了德昌,都变年轻了,早说你不听,这德昌是个好老爷们!”
“只是俺志雷恼透我了啊,眼瞅着订婚也不告诉我。”
“小孩子家一时想不开,日子一久母子还是母子,割不断!”
芳芝还是隐隐的不舒服,志雷己经好久没有给她打电话和回来看她了,这孩子是生了她的气啊。
虽然她也生气儿子的所作所为,但毕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就是再生气那是她亲儿子啊。
儿子订婚是大事,她不能坐视不管,她取了两千块钱,准备趁着星期天和志强一起去看看志雷,多少算是她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