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妈。”晓玉答应着妈,就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妈,我今天回来瞅见晓梅和志强一起回来呢。”
“你才知道啊,人家俩个青梅竹马好几年了呢,听说你大娘还老满意呢也不管。”
“我怎么不知道,上学时那个林志强就明里暗里的护着她。”
“要不说你大娘那人死脑筋呢,要是我就阻止,又不是多好的条件,这闺女找婆家得多方考虑,公婆得全乎缺一不可,芳芝那个家就不行,将来能给孩子多少助益?一厢情愿的,啥也不为孩子着想。”
晓玉低头不语想到了一句话,人无论怎么选择都有遗憾,注定没有两全其美之事。
到了次日小年,难得天特别好适合洗衣裳,爱玲找了一堆的脏衣服,放在洗衣机里洗着。吃罢中午饭,爱玲发好的面也开了,她喊着晓玉刷锅洗碗,她要开始烙发面烧饼,准备晚会儿祭灶。
“妈,你烙点甜的。”
“中,知道你爱吃甜的。”爱玲边回答边揉面。
外面响起了汽车声,儿子回来了,爱玲顾不得擦手忙迎了出去。
“娴娴,回来了?”爱玲笑吟吟的接过儿媳手里的东西,一边又开始喊“建民,建民赶紧给孩子们生个火烤烤!”
建民得了旨,忙在上屋火盆里添柴火。
东西放进屋,爱玲不由往儿媳肚子处看,看得她一脸失望,“你们烤火吧,让我去烙馍。”
灶屋里的晓玉冲母亲低声嘟囔“都是您惯的毛病,您就应该让她先冲您打招呼!”
“你这闺女,人家平常都不在家住,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得让人家找咱们说话?你也出去打个招呼,心里再不满意也不能挂在脸上,你还不如晓辉呢,赶紧的好歹是嫂子!”
晓玉不情愿的出了灶屋,倒是娴娴先问了她“晓玉,咋没有上班啊?”
“放假了。”晓玉回答道挨着父亲坐下来,伸手烤火。
建民很高兴,难得同几个孩子坐在一起,比他和刘爱玲两个在家强。他问着儿子上班的情况。
“过完年准备跟着周总一起到G县去,赵总在那里办了个分厂,估计要两下跑。”晓川说。
“两下跑就两下跑,正是年轻学本事的时候,好好跟着周总学。”建民道。
晓川笑了笑不置可否,自己只是一个领导的司机,爸这对他期望有些高。
“这个周总是恁爸的好朋友?”建民记得以前听儿子说那个是什么赵总,这咋又来了个周总。
“不是,这个是管新厂的,去年才过来,赵总让我给周总开车。”
“哦,不管怎样好好干,只是娴娴咋办?”建民又担心起儿媳“要不明年不让你妈出门了,你回来住也有个照应。”
“没事,我弟弟还上着学,我回俺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