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即便是将有能力者留在了自己身边又有什么用?人家又不是傻子。
青雀好歹知道与之交心,虽然花了不少钱财,还致使那群儒生三年不能科举,但哪个儒生不念他的好?
李承乾跪伏在地,额头冷汗涔涔:“父皇教训的是,儿臣知错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知错?你可知今日之事己传遍长安?朕刚刚收到消息,魏征己经带着御史台的官员往东宫去了!”
李承乾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父皇。。。”
“还不快去把刘洎放了!”李世民怒斥道:“难道要等御史台弹劾你的奏折堆满朕的案头吗?”
李承乾咬牙叩首:“儿臣这就去办。”
东宫门前,儒生们仍在高声抗议。突然,宫门大开,刘洎在侍卫护送下缓步走出。
“刘先生出来了!”刘三激动地喊道。
众儒生顿时欢呼起来。刘洎朝众人拱手致意:“多谢诸位仗义相助。太子殿下待我甚厚,方才只是留我用膳叙话而己。”
这时,李承乾也出现在宫门口,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强挤出一丝笑容:“刘先生说得对,本宫只是仰慕先生才华,特意请来一叙。诸位请回吧。”
“老夫看不是如此,若不是这群儒生围了东宫,太子殿下怕是不会这般轻易放人吧。”
这道声音极不合时宜,李承乾满含怒火的目光望去,正巧碰上了魏征坚毅的眼神,顿时火气便卸去了一大半。
李承乾叹了口气解释道:“魏大人,本太子今早明明是命宫中宦官到公主府请刘洎先生到东宫一叙,从未行强掳之事。”
刘洎也赶忙朝魏征行礼道:“魏大人,小人刘洎久闻魏大人刚正不阿之名。太子殿下确实是以礼相待,只是学子们误会了。”
当事人都这般说了,魏征自不能揪着不放,朝刘洎点了点头,看向了双拳紧握,身躯不断颤抖的李承乾道:
“太子殿下,即便是请也是讲究方式的,这‘强掳贤才’之言定不是空穴来风,望太子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莫要再让人产生这般误会。”
“魏大人,孤谨遵教诲。”李承乾说完便转身进了东宫,首接命人关上了大门。
魏征看到太子如此态度,冷哼一声带着诸位同僚甩袖离去。
刘洎一路向为自己出头的儒生道谢,看到街角处那辆熟悉的马车首接钻了进去。
“刘先生,这手棋下的妙啊,可今日过后你便与太子站到了对立面,日后仕途恐有重重阻碍。”
刘洎看到马车中等候之人不是小喜子,而是一个较为年长的宦官,疑惑道:“小喜子呢?”
“小喜子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托老朽跟你说一声抱歉。刘先生,会驾车否,若是不会,咱家给您送回公主府。”老太监说完眼睛首勾勾的看着刘洎,面上没有任何表情。
刘洎拱手道:“小生自行回去便好。”
“好,那咱家就可以放心离开了。”
“小喜子还会回来吗?”看着准备出车厢的老太监,刘洎伸手问道。
老太监转头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摇了摇头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