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洎小声赞誉道:“家主,没想到您对文人了解的这般通透,所谓的文人风骨,不过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罢了。”
崔墨言听到两人对读书人的见解,顿时抿唇一笑,眉眼弯弯的很是动人,让一群儒生愣了神。
杨晨不满的轻咳两声,帮助那几个愣神之人回了魂。
愣神的儒生们被杨晨这两声轻咳惊得一哆嗦,方才还定在脸上的呆愣瞬间碎成慌乱,满是尴尬之色。
杨晨面向诸位儒生道:“刚才听诸位对这三国中的故事乃至人物争论不休,不如这样,我便设立一个奖项,一个月后若是谁能生动形象的将某个故事、人物讲出来,我便给其一个月入十贯的活计。”
一个儒生闻言,放下手中毛笔,起身激动道:“驸马可是要召说书之人?来此抄书之前,我便靠着说一些话本营生,若是驸马需要,小生义不容辞。”
不同于这位儒生的自荐,大多数儒生都埋低了头颅,在他们看来,当着形形色色的人说书,实在有失读书人的脸面。
杨晨朝着那自荐之人点了点头道:“我会考虑,不过届时还需要考核,只有前十名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我会努力的。”那儒生自信回应了杨晨一声,便赶紧坐下抄书,毕竟两人抄一册,自己不能成为拖累不是。
杨晨巡视一圈,发现这群人抄书的激情颇高,觉得自己待下去无甚大用,便携二女准备离去。
“刘先生,这里就交给你了,十日后便会将他们的薪酬送来,至于选拔说书人之事,便也交给你处理了。”杨晨上马车之前朝着刘洎说道,没等刘洎回应,杨晨的马车便扬尘而去。
接下来的几日,天下书庐欺负寒门学子的话题在长安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甚至久居宫中的李世民都听到了些许风声。
王德提醒道:“陛下,齐国公长孙大人到了。”
李世民闻言,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起身向着御书房门外走去。
“辅机,怎的好久没有入宫看看观音婢了?”走在前往立政殿的路上,李世民率先问道。
“哎,曦儿不是要和驸马大婚?家妻每日忙着张罗,近几日西处打听长安城中的绣娘,准备赶制婚服。”长孙无忌一说到此处便满面愁容。
齐国公府现在每天忙得很,又是准备新被,又是忙着准备喜庆之物,长安城中最有名的绣娘,竟是己经被崔通海请到了崔府,这几日自己没少被埋怨。
“曦儿也是,临近结婚了婚服都没有也不着急!”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辅机,这你就想差了,人家几人的婚服早就准备好了,绝对比你要请的绣娘做的精致。”
长孙无忌闻言一怔,随即无奈摇头:“杨晨这小子倒是有心了,也不知道提前知会一声。”
话虽带些嗔怪,眼底的愁绪却散了大半,这些天也就婚服之事最让他头疼,既然己经做好了,那自己便也能省心不少。
“辅机,听说今日长安城中发生了不少大事,不知你可有眉目?”
长孙无忌一听便知道李世民所问何事,言道:“驸马召集寒门学子誊抄书籍,范阳卢氏便以为是要抢他们的生意,便抢在驸马之前招收了六百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