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重生80医世学霸女神 > 第884节(第1页)

第884节(第1页)

他从王兰轩那里听了对云熙的评价,但是却没有如今这般直观的遇上云熙,因此虽然对云熙抱有无限希望,但是真正看到云熙后,他才明白为何王兰轩这样推崇这个云熙。明明在十五岁,但是少了少年那种莽撞,多了几分沉稳,却有没有失去少年的热血,反而将热血和沉稳融合的非常的好。皇帝微微点了点头,果然这人啊,就是不能比较,至少此刻,在他的心中,云熙这个人绝对要比自己的几个儿子好多了。而且云熙写的东西,都写到他心上去了。他拿着云熙的草稿,舍不得放下,等云熙回头想要重新抄的时候,只好咳嗽一声提醒一下。皇帝呵呵干笑两声,将草稿还给云熙,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皇帝下来,可以说让周围的举子压力很甚,但是周围的举子看到云熙竟然一点都没有压力的样子,让他们对于云熙多了几分佩服了。考完试,大家都出来,等待结果,云熙这才后知后觉发现其他举子看他的目光是佩服型的。云熙微微挑眉,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想了想,今天能够有重大事情就是殿试,然后殿试的时候皇帝下来了,这么一想就知道他们为何佩服自己了。正是因为明白,云熙并没有露出骄傲的神情。而在殿里,皇帝根本就不说什么,直接点了云熙为状元。云熙的试卷根本就不需要特别的看了,本身就一直是第一名过来的,所以会出现六元及第,在场的官员都不惊讶,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让人将云熙的试卷直接收起来,打算带回去好好看看。随后又点了榜眼和探花,李罡自己绝对没想到竟然成了殿试第四名,也就是传胪。等到名次出来后,就让人去宣布。而云熙也就这样非常顺利的成为了状元。随后就等着第二天进行打马御街,然后就是第二天晚上的琼林宴,在琼林宴中,会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要去的地方,以及二甲进士和三甲同进士要面对的一切。云熙回到家中,倒是让云建再次去一旁设置的祖宗家里祠堂中上了一大把的香。第二天云熙上午游街。晚上就是参加琼林宴。云熙的年龄放在那里,才十五岁,但是却有了比一般人高的,就这点上,让在场的人都有点想要挑衅云熙的感觉。“云状元,今天琼林宴,不如来一首诗如何?”有人道。云熙看着来人,微微一笑,一点都惊讶,毕竟自己成为状元太过年轻,让在场的人不服气是必然的。云熙微微一笑:“倒是可以。”自己对于诗词歌赋不要太熟悉,因此张口就来。看云熙不慌不忙,不卑不吭,加上云熙当场的作诗水平,在场的人瞬间无语了。而暗中观察这些的皇帝,此刻才带着王兰轩一起走了出去。皇帝对于云熙的表现心中很满意,不过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只道:“朕很开心能见到众位爱卿,希望众位爱卿在未来能够齐心协力,同朕一起发展大儒。”“臣等谨遵圣喻。”众人跪下行礼。皇帝满意的点点头,随后道:“今年朕很开心,从大儒立朝到如今出现了第一个六元及第,这是我们大儒的幸运,状元云熙听旨。”皇帝开口道。云熙忙出列跪下:“臣状元云熙听旨。”皇帝道:“一直以来,作为状元朕都是封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不过你是六元及第,自然不能相同而论,因此朕封你为从五品翰林院御前侍讲。”在场众人有新一届的进士,也有老一些的官员,他们当中自然有不满意的,但是不满意也没法子,因为人家皇帝说的很清楚了,这是因为云熙是六元及第,所以自然不同,谁让立朝以来就这么一个六元及第呢。因此众人也只能暗中叹气,倒没有人出来反对。“臣云熙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云熙叩拜谢恩。“榜眼谢成一,探花慕容无痕上前听旨。”皇帝继续道。“臣谢成一(慕容无痕)听旨。”榜眼和探花上前听旨。“榜眼谢成一,探花慕容无痕封为正七品翰林编修。”“臣谢成一(慕容无痕)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二甲进士一百二十人可参与朝考,合格者三年后入翰林,其余可于地方任职,同进士一百二十人,由吏部考核后任命,尔等将来不管在什么地方,当以大儒为己任。”皇帝继续道。“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新进之人跪下谢恩。琼林宴一过,这一届的科举考试也就完成了,然后基本上给每个人三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回乡祭祖后,再回来该学习的学习,该做事情的做事情。云熙这一次祭祖并没有带家人一同去,毕竟临行前已经祭祖过了,所以这一次就自己带着人去了一趟,前后也不过只花了一个半月时间,然后就回了京都。五品侍讲当然云熙回去后,也是见了不少的旧友,顺便也留下了自己对于一些知识的见解,如此回乡之事也算圆满。云熙回京都后,没有急着去销假进入翰林,而是在家休整了一下,差不多五天后,才去销假进入翰林院。因为是立朝以来第一个以状元之身直接进入从五品的,因此在翰林院中,自然也会被一些人排挤。不过这也让云熙多了一些时间,他也需要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有这样的排挤反而好,他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看遍翰林院历朝历代留下的各种典籍资料,第二件就是构建王兰轩给的考核任务大纲,第三件就是让人对他又忽视了起来,从而让他更快的了解了翰林院的一切情况。要知道进入翰林院连续二十天,作为五品侍讲却没有被皇帝找见,让众人以为皇帝当初封他为从五品是真的因为他是六元及第的缘故。其实皇帝早就想找云熙了,只不过云熙这几天的事情,他也知道,要适应翰林院,还要了解翰林院的事情,所以就打算给云熙一个月时间去熟悉翰林院。果然三十天一过,皇帝就让李盛来找云熙去见他。不管如何,云熙是御前侍讲,因此皇帝要见他是正大光明的事情。而此刻翰林院的人才发现,原来皇帝根本就没有忘记云熙这个人。云熙跟着李盛来到了御书房,给皇帝行礼。皇帝轻笑道:“望之啊,这一个月有什么感觉。”皇帝似乎有点自来熟。云熙看皇帝态度也只是稍微呆滞了一下,随后道:“这个月的感觉就是翰林院的人有三分之二是属于得过且过,当翰林院这里是镀金的地方。”因为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原因,所以进入翰林院成了很多举子的梦想,而进来的人也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一大跨步,忍不住有一种在翰林院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样子。皇帝笑了,一旁的王兰轩也笑了。“怎么样,我就说瞒不过这个小子吧。”王兰轩开口道。皇帝微微点头:“所以,望之,如果我将翰林院交给你,你会如何来做。”云熙看着皇帝:“皇上打算从翰林院开始改革吗?”“地方上的改革框架已经慢慢形成了。”皇帝没有回答,王兰轩开始回答了:“从农业,商业,工业中开始的,这几年皇上的工作也不是白做的,因此这方面开始起来,而且这三种都是底层,所以那些科举出身的也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真是迂腐啊。”云熙听到这里感慨一声:“天下没有农民,如何有吃穿,天下没有商人,如何能够有精致货物流通,天下没有工人,如何能够让房子坚固,让道路通顺,其实就我看来士农工商四种中,我最看不起的是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科举出身之人,其实他们中也不乏有农民出身的,但是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要我说皇上,其实若想要从科举改革的话,最基础的不在翰林院,而是在每一场的科举士子中,士农工商的子弟都能参加科举,那么人才才会不拘一格。”“不拘一格?”皇帝微微沉吟。云熙嗯了一声:“这么说吧,除了士的后代外,目前来说,只有农的后人可以参加科举,商籍和匠籍的都不允许,但是皇上,你看户部,每天在盘算银两,每天在为国家银子发愁,若是有个精通商业的人来管理,知道如何利用现有的手中资源创造更多财富,不是更好的,这一点,士族出身的后人明显做不到,因为他们看不起商人,认为商人是满身铜臭,但是他们不想想,如果没有商人他,他们又如何见识到外面运输过来的东西,货币如何流通,哪个家族发展不要钱的,这些说商人满身铜臭,要我说啊,就是因为自己赚不了钱而羡慕嫉妒恨。”云熙顿了一下:“再说工匠,工匠手艺人,他们做的东西,极大程度的让现有的生活得到了丰富,比如马车用的车,若是没有这个车,一些不擅长骑射的如何出行,真靠两条腿吗,如果没有工匠,河上就没船只也没有桥梁,要我说,那些说匠籍低贱的人,其实他们本身的思想才低贱的。”“你说的没错。”皇帝承认云熙说的没错:“但是今年的科举已经过了,只怕改善科举不容易吧。”“可以说不容易,其实也可以说容易。”云熙含笑道:“我前几天就看到,其实前朝就举办过一个特殊的学院,叫做人才学院,这里的人才是真的不拘一格,可以学账房算账知识,可以学工匠手艺,可以学其他各种的知识,而优等的,比如学账房知识的,可以进入户部从最低的位置开始,然后根据每年考核的成绩慢慢晋升,同样工匠可以进入工部,没有边疆战争,但是却想参军的,可以进入军校,学习相关知识,如此一来,后背将领资源也有了,还有其他的,只要有一样的突出的,都可以有好的前程,比如医术好的,可以考御医,厨艺好的可以考御厨,如此有竞争存在,有些人想要偷懒都不成。”“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