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心中,李开朗已经从一个普通的钓鱼者变成了一个高人。
他们甚至开始怀疑,李开朗是不是用了什么特殊的技巧或者饵料。
他们纷纷朝着李开朗的方向抛出钓竿,希望能够截胡钓到一些鱼
然而,李开朗的鱼竿似乎有着特殊的魔力,吸引着鱼儿不断地前来咬钩。
翘嘴、大鲢鳙、草鱼。每条起码都有2斤重。
众人看着李开朗,心中感叹道:“李开朗不是来钓鱼的,而是来进货的!”
面前的一幕,让周围的钓友看的是目瞪口呆。
同样都是在什刹海,为什么他们辛辛苦苦地才能钓上一条鱼,而李开朗却是来进鱼的?
几位钓友看着自己迟迟没有上钩的鱼竿,索性也不钓鱼了。
直接跑到李开朗那里,看看他是怎么钓鱼的,正好学习学习经验。
大家都是老钓友了,有些规矩还是懂的,只是静静地在远处看着李开朗钓鱼。
见此,李开朗也没有阻止他们看。
毕竟李开朗能钓上鱼,除了什刹海的鱼多,也是靠鱼料的特殊。
系统出品的鱼料是后世的鱼料,对于现在从没吃过“细糠”的鱼来说。
这可是难得一尝的美味!被美味所吸引也是在所难免。
夕阳西下,时间悄然而逝。
不知不觉间,李开朗的鱼护里面扑腾着许多的鱼。
粗略一看,也有二十来条,起码也有一百二三十斤重!
这个战果,让周围的钓友惊掉了下巴,纷纷开口称赞李开朗。
“这位同志,你这钓鱼的技术哪里学来的,能不能教教我们?”
“是啊,你还是咱什刹海第一个这么个钓法的,这鱼就像小鸡仔似的,就盯着你的鱼钩咬。”
“这么多年了,同志伱这钓法,我还是头一次见,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不知道你有什么技巧?”
面对众人的好奇和称赞,李开朗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没什么技巧,就是这些鱼喜欢吃我用的鱼料吧。”
李开朗钓鱼哪有什么技巧,全靠鱼料好,和鱼没见识,这才钓上这么多。
李开朗谦虚地笑了笑,说道:“今天运气好,这才钓上这么多鱼,哪有什么技巧可言,全靠运气!”
闻言,大大家也明白李开朗不想透露太多,于是也没有人追问。
毕竟这是人家吃饭的家伙,凭什么要随便告诉他们呢?
这时,有一妇人走了过来,她有些紧张地说道:
“小伙子,你有这么多鱼,能不能卖我一条?我儿媳刚生完孩子,没有奶水,想买条鲫鱼给她催奶。”
闻言,李开朗李开朗笑道:“当然可以,我一个人也吃不完,也别说买了,您就挑条鲫鱼走吧。”
现在孕妇生孩子可不是件小事,喝奶基本上就靠奶水,想要买奶粉,很难!
不仅要票,还要不少钱,甚至有钱都买不到。
“这可不行,小伙子你钓鱼也是用了料的,我可不能白拿你的,还是买吧,不然我这心里故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