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方这边已经在向薛蟠求助,希望能將澳洲发现的铁矿石开採出来,运往新金山。
这个想法遭到了薛蟠的狂喷,海运成本固然不高,但是我哪来的那么多船运过去。最后达成的意见如下,由澳洲当地炼成铁锭和钢锭,再装船运往新金山等地。这一举动带动了新一轮造船业的发展,南洋各地的造船厂,接到了大量的订单。
蒸汽机被运用在火车上之后,如何將蒸汽机装在船上,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远在国內的天津,已经造出了一艘五百吨级別的小火轮,这艘小火轮用螺旋桨推动,甚至都不敢出渤海口,只在天津与辽东之间往返实验。
接到消息的贾璉大喜过望,通报李元后,亲自来到天津看一眼这艘火轮船。
来到的时候,火轮船已经去了辽东,算算日子,明日才能回来。
次日一早,贾璉便来到码头上,登高远眺。
望远镜在海面上看了一个上午都没发现这条小火轮,一直到中午时分,终於看见了黑烟在望远镜中出现。
贾璉激动之余,心里只能默默的讚嘆,华夏人进化的就是更高级一些,只要给科技人员一个发挥的空间,他们就能做出自己认可的產品。
黄昏前,小火轮终於靠岸,贾璉迫不及待的登船一探究竟,这条船的优点是有煤就能跑,缺点也很明显,必须要带够煤。
“要把蒸汽机装在更大的船上。”贾璉交代了一句,隨后就是代表皇帝宣布,(官营)天津造船厂,勤於王事,功勋卓著,特奖励如下……。
一批年轻的技术人员得到了晋升,造船厂的船长,也从六品晋升为五品。
这家船厂最大的特点,官营企业,所有管理人员都是官员。放在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央企。
视察船厂之后,贾璉视察了天津火炮局,该局的前身是研发厅下属的火炮厂,整体搬迁到天津之后,升格为火炮局(正五品)。
这里正在进行研发的是一款新式火炮,贾璉的要求很明確,必须是后装,发射药也必须是硝化纤维。
火炮局郎中也是技术官僚出身,面对贾璉时毫无唯唯诺诺之状,反倒是大谈特谈目前面临的困难。
“恩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您提到的引信,我们研製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一个是击发引信,一个是延时引信。新式火炮在解决了金属外壳,密闭炮閂的难题后,发射实心弹的后装火炮已经完成了试射,隨时可以上舰实验。解决了引信的难题后,高爆弹自然水到渠成。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充足的经费,以及让兵部那帮官僚们闭嘴,不要整天催促,还要过来指手画脚。”
贾璉听他的匯报后,勃然大怒道:“放你娘的p,火炮造出来给谁用的?你们要记住一点,军方才是使用者,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尤其是步兵,火炮在复杂地形下机动,製造出来的样炮,必须通过军方的验收。別指望我给你们撑腰,强行將火炮塞给军方。”
大炮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无论是在军舰上还是在炮台上,问题都不是很大,笨重一点都能接受。
但是到了陆军这里,各种问题都来了。
你別说什么欧洲还在用青铜火炮这种屁话,再好的火炮,无法伴隨步兵机动,造出来就只能固定使用,对於步兵的野战就没多少用处。
火炮局这边也是叫苦连天,贾璉给他们设定的两个项目,一个是身管炮加农炮,一个是臼炮(迫击炮)。
两种火炮都需要解决击发引信的技术,关键现在就卡在这了。
挨骂的火炮局长也不辩解,听他对贾璉的称呼就知道,恩相啊。这都是一手提拔起来的真正的自己人,铁桿亲信来的。
“集中精力先把迫击炮造出来,儘快送到安西,交给皇家独立混成协,他们的处境肯定很艰难,现在用的火炮还是青铜炮。”
贾璉如此交代的原因很简单,猜都能猜出来,西寧王与朝廷不是一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