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红楼:我是贾琏 > 第672章 以內帑兴民生工程(第1页)

第672章 以內帑兴民生工程(第1页)

第672章以內帑兴民生工程

乾正四年春,陇海路正式启动,作为北方又一条干线,修建的过程中,首次採取了沿途各省设厂提供水泥等建材的方案。

此举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成本,也为沿途各省留下了一些基础的工厂。

同样是在这一年,李元在年初听取了胡敏的匯报后,得知內帑存钱达一亿元,便动了修建宫殿的念头。

於是在御前內阁会议上,李元主动提起要重新贡献,並修北戴河行宫。

以往皇帝要大搞基建,一定会遭到大臣的反对,这次內阁会议上却意外的反常,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支持,大家都选择了闭口不言。

见气氛凝重,李元也有点嚇到了,这太不正常了,好歹拉扯一番嘛。

“诸卿就没有想说的么?”李元主动开口打破沉默。

“陛下,重修宫殿以及北戴河行宫,所需费用从何而来?”李清不得不硬著头皮问一句,免得回头出去了被群臣围殴。

儒家文化里確实有这个习惯,为人臣者要敢於諫言,尤其是君主做错的时候。

所谓的错里头,就有奢靡享受,大兴土木这一条。毕竟这是歷史给后人留下的教训之一,但凡皇帝开始这么干,倒霉的都是百姓。

不体恤民力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喜欢搞大工程的朝代,往往都没啥好结果。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隋煬帝了,修大运河被骂了一千多年。儘管后来证明了,大运河確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隋煬帝在修的过程中好大喜功,摧残民生的帽子是摘不掉的。

“所需费用,户部出一半,內帑出一半如何?”李元犹豫了一下,没有卖关子,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李清顿时鬆了一口气,转头问户部尚书熊方道:“熊大人,户部可有难度?”

熊方嘴上没说,心里却把李清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了,有这么甩锅的么?有这么提问的么?

“回李相,朝廷岁入虽年年增加,但是费也在年年增加,具体难度要看修宫殿及行宫所的费用而定。”熊方也不是好惹的,別说你是分管户部的,也別想拿皇帝来压我这个户部尚书並趁机甩锅。所以,他给了个含糊的说法,保证进退有余。

李元听了熊方的话,不免暗暗不喜。这熊方怎么回事,朕力挺內阁候补大臣出任要职,制衡內阁,你就这么回报朕的么?

心里这么想,看熊芳的眼神不那么好看了,熊方心里也暗暗的叫苦,还是被李清给坑了。

归根结底,熊方不是李清提拔起来的人,自然是无法做到一条心,平日里李清一些含糊在规则边缘的安排,他是绝不执行的。

李清分管户部、礼部,下属不能如臂使指,自然是要时常敲打一下的。

今天这一招,也算是借刀杀人了。

贾璉看的清楚,给方颂一个眼神,方颂立刻起身行礼道:“陛下,不如先等预算做出来再说,今年户部如果不趁手,可以等明年。”

李元见方颂起身,还以为他要反对的,没想到是要求先出预算。想想也对,没把预算做出来,户部確实无法有的放矢。

於是便转向贾璉道:“贾卿,工部做预算要多久?”

贾璉起身道:“回陛下,此事需要实地勘测,微臣可不好给一个明確的日子。只能估算一下,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样子。”

还是没有反对的意思,李元心里顿时舒服了很多,连忙道;“那便儘快安排人员实地勘测,儘快拿出一个数字来。”

贾璉领旨,面无表情的落座。此举落在李元的眼里,总觉得哪里不对。

会后李元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便让胡敏去请贾璉。

別看贾璉在內阁排名最后一个,实际上文武百官乃至皇帝都確定了,贾璉一定会成为首辅,只是早晚的问题。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