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红楼:我是贾琏 > 第665章 接二连三的丑闻(第2页)

第665章 接二连三的丑闻(第2页)

五城兵马司出动之后,將人都带回去,按照正常的程序处置,也就是罚款和拘留。

官员和外戚等著被弹劾就是了,关键是出了人命。太后家族的一个三代,吵架输了动手,打不过就掏出一把左轮,三枪喷死了一个礼部员外郎。

这一下事情闹大了,五城兵马司根本按不住这个案子,人抓到后只能先羈押,带队的御史骂骂咧咧的紧急上奏。

这类人命官司,正常的流程要把人员移交给刑部,问题是刑部死活不肯接,各种推脱搪塞,就是不把案犯接过去。

五城兵马司的东城御史不干了,上奏弹劾刑部,这案子就该刑部接手,为何迟迟不接手呢?

刑部也有话说,案子已经是兵马司接手了,案情也很清晰,直接送大理寺审判就是。往日里兵马司不都这么干么?没少越权吧?

大理寺方面也不干了,这流程不对吧,正该是刑部接过去,搞清楚案件后,交给大理寺审判。什么时候轮到兵马司直接移交过来?不收!

三个衙门之间踢球的技术嫻熟,短传配合极为精湛,就是一点问题都不解决,不去踢国足可惜了。

太子李琬哪见过这个啊,接到奏本后,明明批阅了有司儘快处置的,怎么踢上球了。

於是请教老师左春坊官米来,这位也是个老滑头,建议先等等,不著急处理。先奏请热河那边,等皇帝回復再说。

事情就这么拖下来了,好在有火车,原本来回至少十天,现在来回也就是五天。

问题是没等热河那边的皇帝回復,又出事情了。

这次摊上事情的是顺天府,因为有人举报,某某尼姑庵里头,非法经营肉体交易。这年月开窑子要纳捐的,美其名曰,捐。

捐可是顺天府的一项重要收入,有人举报自然是要去抓的,放现代叫扫黄。

这一扫不要紧,一口气抓了八个在这里开银啪的官员,这都是常客了。官员亮出身份后,顺天府带队的主事人麻了,怎么摊上这个倒霉事。

最要命的是惊动了五城兵马司,西城御史赶到后一看这玩意,顺天府主事想遮掩都来不及了。

要知道哦,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有夙怨啊。双方不说互相看不顺眼,那也能算仇深似海了。

你想啊,都有搞治安的权利,平时执法的时候,那没少为了各自的关係户大打出手。五城兵马司出名的靠山硬,素来不给顺天府面子。

这次也一样,五城兵马司表示,我们就看看,你们办案子就是了,保证不干扰你们办案子。

顺天府的主事差点哭了,你们倒是接过去啊,这次怎么不抢执法权了?

没辙,人带回去吧,顺天知府也麻了,问清楚真相后,气的破口大骂,说五城兵马司不当人子。

太子李琬这边接到顺天府的奏报,这次不找老师米来了,直接选择了上奏热河,这种事情真不会处理。

李元这边在热河避暑,带上了所有內阁大臣,以及六部尚书,若干侍郎。

到了热河之后也不得清閒,林如海拉上李清找来,递上一份名单,请李元决定两位內阁候补。

这份名单在李元的暗示下,排除了两江人和山西人,剩下够资格的尚书和总督的人数,加起来不过九个人。

李元看了很是意外,两江人和山西人在正二品和从一品中占了那么多份额的么?

总督有正二品和从一品之分,从一品的有湖广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尚书也有正二品从一品之分,从一品的有吏部、户部。

当时李元心里咯噔一下,默默的计算。大周总督有九个,尚书六个,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鸿臚寺卿,加起来就是十八个正二品以上。

现在只有九个人非两江和山西出身,也就是说,两个省就占了一半正二品以上的官员?

默默的记在心里,看了看林如海和李清这两位都是籍贯两江的官员后,皇帝心里默默的想了想,內阁五个人。岳齐是山西人,方颂是江西人,贾璉算是京城人,但是祖籍是金陵人。

再看看候补名单,李元沉默了好一会才决定:“两江总督熊方,湖广总督韦睿。”

熊方籍贯江西,韦睿籍贯陕西,一南一北。然后又直接点名,广东巡抚陈甲继任湖广总督,浙江巡抚韩光继任两江总督。

两位巡抚的籍贯分別为云南与河南,也是一南一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