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红楼:我是贾琏 > 第652章 还没结束(第2页)

第652章 还没结束(第2页)

江南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罢免案爆发,拿到判决的内阁大臣们,头皮发麻。对于绕过大理寺的行为,假装看不见,直接就核准同意了。

此举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内阁现在就盼着贾琏早点结束,赶紧回来,不要再折腾了。

眼看着内阁五年任期要到了,林如海等人也明白了一个事实,如果这次反应太过强硬,大概是没有下一个任期了。

累了,躺平吧,摆烂吧。

按照往年的经验,内阁一旦对皇帝予取予求,下面的官员一定会搞事情,而且是往大里搞,舆论上也是一边倒。

但是这一次不同,随着江南官员大面积的被罢免,内阁摆烂,京城的风向没有朝着一边吹,而是呈现出多方向。

动静最大的自然是吏部方面,空出来的七十五个官位,从布政使到县丞县尉,每一个都是香饽饽的。要知道,那是江南最富庶的苏州和松江。

无数在任的官员,待选的官员,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削尖了脑袋钻营吏部,尤其是文选司的官员,真是被广泛的热情包围了。

换成是往年嘛,文选司官员自然是乐开了,但是今年不一样了,新登基的皇帝李元,似乎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宽仁。

吏部在去年本就经历过激烈的动荡,新上任的官员自然非常珍惜这个位子,考虑到贾琏人还在江南,文选司这边在选拔官员时,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再三调查复核,不是一味简单的看看各地上呈的评级报告。

除了小心之外,此次吏部还表现出了高效,放在过去,这么多官位选拔,怎么也得一个月才能搞定,不然怎么待价而沽,利益最大化呢?

这次直接用了十天的时间,就把七十五个官员的位子补上了,并且快速的上呈内阁。

摆烂的内阁麻木的通过三品以下的人选后,三品以上的官员上呈御前待选核准。

舆论方向则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反对贾琏,认为他的做法是在残害百姓,鱼肉士绅,罪大恶极。另一部分则是支持贾琏,认为他整顿江南官场,厘清刑狱,还了江南百姓一片青天。两边的奏本,内阁一律打包呈送御前,表示处理不了。李元也很干脆,御厨缺引火物,直接送过去吧。

两边都在大量的上奏,各执一词,相互攻讦。官面上的争执还是比较斯文的,民间则不那么客气了。

各家报纸上不同观点的两方,摆开车马,亮明观点开喷。

一开始还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措辞也都是比较斯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气渐渐的上来了,在报纸对喷的时候,手一抖就用了一些含骂词。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各种方言闪亮登场,你说娘希匹,他谁嫩霖娘,这个说彼其娘之,那个说要和你母亲困觉。

当然了,读书人还是尽量保持优雅的,这类粗俗的字眼怎么能体现水平呢。

问题是急眼了,谁还顾得上啊?尤其是江南相关的官员,那真是江南传来的没有一条好消息。

最新的消息,贾琏开始杀人了。

一开始杀的是地方上的恶霸一类的人物,手里查明有血债的,查明之后从重从严的处罚。

苏州府三日之内,杀了一百八十八个人,松江府则杀了三百三十人,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上-海县,因为其有最忙碌的港口,为了争夺港口的主导权,地方黑恶势力制造了大量的血案。

一口气杀了五百多人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正在激烈打嘴炮的双方,攻击贾琏的一方突然就偃旗息鼓了,似乎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仿佛这些人从来都没有存在过,过去半个月内,那些勤劳的“笔名”们不见了。这一下搞的另外一方很不适应,腰被狠狠的闪了一下。

说到这另外一方,毫无疑问就是所谓的“贾党”了。贾党的属性也很尤其,那就是特征不明显。

这些人在体制内没有大规模的结党,而是显得非常的松散,他们在舆论上的团结,属于理念一致。

真正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

如果说杀地方黑恶势力只是一个开始,那么接下来贾琏开始杀士绅和小吏了。

还是苏州府开始,三十六个士绅作为主谋,勾结官吏,谋财害命,五年来致死四百余人。五十五个小吏,或为士绅帮凶,或为官员走狗,或为个人私利,直接或间接致死八百余人,可谓罪大恶极,当杀不饶。

为了彰显正义,贾琏出现在这一波的行刑现场,手持圣意,坐镇刑场。

这一次没那么血腥了,不是斩首,而是枪决,给这些人留一个全尸。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