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在饮食上下功夫,该补的不能停啊。
事情没有宝钗想的那么夸张,主要还是正事烦心的很。
贾琏的钦命是整顿商业税,如果亲自撸袖子上,不了解实际情况,那要折腾很久,没个一年都整理不清楚。
现在直接将压力给到地方官府,官员们能做到哪一步,还真不好说。
还是需要一只鸡啊!
耐心一点吧,耐心的等待一只鸡的出现。
从躺椅上起来,早春二月的寒意裹着水汽,钻进颈窝里,皮肤不禁泛起细细的疙瘩。
门口的帘子还在微微晃动,刚才宝钗进来那一下,给屋里温度都降低了一度。
砖木结构的房屋漏风的厉害,贾琏不禁叹息一声,坐在书桌前。
翻开第一份拜帖,开头称呼【贾琏贤侄】。
瞬间就让贾琏没有了看拜帖内容的心情,直接往后看落款,苏州林山。
“来人!”贾琏扭头喊一嗓子,进来的是莺儿:“二爷!”
“去问问,拜帖上的林山是苏州林家的什么人?”贾琏也没回头,打开抽屉,翻出一份关于苏州林家的调查报告。
没一会宝钗进来了,挨着贾琏说话:“林山无功名,乃二夫人的堂叔,五年前被推上了苏州林家族长的位子。人是昨日夜里到的金陵,拜帖是一早送到的。林家在金陵有宅子,就在秦淮河边上。对了,昨夜林山包了秦淮河上最红的四个魁的画舫,宴请了本地诸多大族的族长。”
“这么说来,此人眼下还在板桥一带住着,没准还在某个魁的阁楼里没醒呢。”贾琏淡淡的回一句。
宝钗察觉到语气不太对,笑道:“也许吧。不清楚。”
贾琏回头看一眼宝钗,见她眼神躲闪,抬手在膨胀不少的厚肉上打一巴掌,宝钗也没躲,只是一拧腰,走贾琏身后抬手捏肩膀。
闭上眼睛的贾琏似乎在自言自语:“林家是林家,不要搞混了。这几年林家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桑林和良田,实业发展却没有多少进展,地位倒是提高了很多,林山被推到苏州生丝行会的会长位子上,也不知道他是真蠢还是假蠢。”
宝钗不说话,手上微微加了点力气,贾琏继续自言自语:“林家名下的桑林有一万亩,良田万顷。林如海这个首辅,不白当的。说起来,比起当年的徐玠,还是要收敛一些的。md,真是头疼啊!”
宝钗不动声色的来一句:“我看了商行提供的情报,林家的土地在江南还算不得大户。相比之下,沈家、王家,土地都在五万顷以上,沈家和王家的织机,加起来有一万多台呢。”
“关键是新式的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数量,还是少了点。整个江南地区,连带仿制的蒸汽机,也就是一两千台,发展的还是慢了。”
宝钗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了,怎么听不懂啊。到底是要拿林家开刀呢,还是不动林家?还是一起收拾?
贾琏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研墨!”
宝钗熟练的给研墨之后,站在一边看贾琏写回帖。
所有拜帖都是一个口径,钦命在身,不见外客。
宝钗收好回帖,拿出去让人送去,一点小心思也暂时收了起来,悄悄的回转。
贾琏能理解宝钗的心思,毕竟有儿子了嘛。
“薛家现在的根基在广州,等老二大一点,送到广州去吧。”贾琏不动声色的提一句,宝钗低声道:“老爷说了算。”
“不要小看南洋,无论何时,南洋都是贾家的退路。等老三大了,我会问问黛玉,能不能送去澳洲。就怕她不答应啊!”
贾琏说完,宝钗眨眨眼道:“爷的儿子还是少了。”
“东府那边有大奶奶的儿子,这次回去后,先送到广州呆两年,然后送到爪哇去。这几年金陵贾家的人,在爪哇发展的还不错,再不派人过去,以后未必听招呼了。”贾琏对南洋的局面表达了担忧。
宝钗却冷笑道:“他们敢?薛家的船队可不是吃素的,只是让东府的人去爪哇坐镇,爷能放心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