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如赢
东北那个地方现阶段确实挺荒蛮的,但资源是真的丰富啊。
东平王只要不造反,安心在东北发展,有个一百年也能搞起来的,正好守着远东那边挺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承辉帝还真是一代英主,可惜局限性还是多了点,对内比较手软。
当然了,对内的问题从来都是最复杂的,也是最难办的。
都是统治阶-级,相互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无从理起。往往都是暴雷之后,才能处理,这叫名正言顺。
东平王世子的拜帖贾琏丢在一边,礼物收了可以回礼一份,见面是不可能见面的。
打开下一份礼单,竟然是贾雨村的,言辞恳切的表达亲近如故之意,贾琏只是笑了笑就放一边了,并没太当真。
礼单上的东西倒是不便宜,不是金就是玉,诚意满满。
实际上贾琏对财物并不在意,送礼就是这样,你送的东西得送到目标的心头好。
贾雨村真正的礼物是附信一封,客气一番后表示,将以个人名义上奏陛下,建议官方筹办实学刊物一份,作为国子监辅助教材。
看完信之后贾琏笑了笑,这个贾雨村还真是个人物啊。回京之后频繁与林如海勾搭,贾府这边略略疏远,年节礼物倒是不曾缺漏,也算个八面玲珑的角色。也就是他巴结的是林如海,换个别的内阁大臣,贾琏都有理由收拾他。
为了推广实学,贾琏还是愿意团结更多的人,只要不违背原则,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贾琏也不回信,只是亲手写了一份回复的礼单。毕竟原则上三品以上重臣,私下不好与其他官员来往,如此有结党之嫌疑。
后续贾琏又亲自给林平和李冬的礼单写了回执,关系不错的下属,也都是亲笔写回执。
这样收到回执的人看一眼心里就有数了。
更多的礼单回执,还是交给林之孝去处置,某些人的礼物,贾琏是绝对不能收的,这个林之孝是很清楚的。
比如送礼的是山西或者江南的人,林之孝都会直接退回去,贾琏早有交代过,以免弄错。
最后贾琏特意交代王熙凤,往宫里送礼的时候,不能少了冷落了哪一个人,尤其是宫里的元春和洛阳的李亨,都是万万不可疏忽的对象。
至于别人怎么看贾琏没忘记给李亨送年礼的事情,贾琏根本不在乎。
年底的李元也不轻松,尤其是一堆亲戚们送来的礼单和信件,还有女眷进宫拉关系,讨好太后和皇后,帮着说好话。
这几天李元真是耳根不净,每日给周太后请安时,晚上回坤宁宫时,突出一个絮叨。
这让李元很不满,说起这帮子皇亲国戚,下半年皇家煤铁集团上市之前,还是给了一些好处的,也算是雨露均沾了。现在股价都翻了三倍了,这些人还不满足。仗着亲戚的关系,又是要官,又是要钱的。
说实话李元不是没有给这些亲戚机会,关键他们也没抓住啊。但凡给他们机会,每次从过程到结果都是一样的。有点权利在手了,立刻想着往口袋里捞好处,根本不想着把差事办好,似乎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这让李元非常失望,对这些亲戚根本就没信心了,下定决心以后这些人一律边缘化,给个闲差养着就是。
也不是说不培养自己人了,而是让他们去上学。国子监、皇家军校、工程学院,只要愿意去读书,李元给机会并包下一切开销。
只要能脱颖而出,甚至是顺利毕业的,李元都会给几次机会。
也不要求他们特别突出,只要不给自己丢人,李元都有耐心慢慢的培养。毕竟当年的自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吃了无数的亏。
折腾了几天,李元遭不住了,干脆躲到乾清宫里,哪都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