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钦差对西洋人的情报毫无兴趣,再次重申,是通知。”贾琏很无语的告诉前来汇报的新军统制,若非他是贾家家将的弟子,贾琏能踹他!
马杜罗这边再次碰壁了,被上司骂的狗血淋头的队官怒火中烧,指着马杜罗的鼻子骂:“听好了,最后一次通知你,限期撤出澳门!”
贾琏一直觉得有个事情很奇怪,作为列强之一,中国人居然愿意讲道理。并且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武力,这就很神奇。
只能说,国人还是对这个世界当前的局势有深刻的了解,现阶段的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最赤裸裸的时代。
作为列强之一的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只要能抢下的地盘,就一定能占住。
这个很重要,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后,缺少石油资源的中国,必须占住东南亚和中东的部分产油区,还有就是中亚的产油区。
只要补上石油这个短板,还有庞大的有效疆域做基础,一旦成功进入工业化,中国就是无敌的。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霸主做定了,有生之年,生拉硬拽也要坐上去。
别人不着急,贾琏还真就是时不我待的感觉,过去还是浪费太多时间了。
就在贾琏按部就班的先解决澳门问题时,安南的王家也接到了贾琏的消息,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崔成在桂林也接到了贾琏的公文。
贾琏的公文非常明确,从陆地上断绝与安南的边境的联系,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走私行为。
崔成算是张庭恩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曾出任湖广总督。因为他青云书院的出身,张庭恩屏退后,崔成与李清走的比较近。
所以,贾琏作为钦差南下时,崔成算准了时间,故意去广西巡视。
什么意思呢,崔成自认为是内阁大臣的有力竞争者。不愿意面对同样是内阁大臣有力竞争者的贾琏。
更不要说,崔成比贾琏大了二十岁,同为青云书院出身。崔成可以依附张庭恩,却不愿意向贾琏低头,不愿意外人误会,他与贾琏是一伙的。
这种心态就很微妙,很难言明,或者说是宦海二十年的老官僚,政治上的一点心得。
通俗一点说,如果他与贾琏关系太好了,以后他入阁的阻力就会增加很多。入阁以后呢,还要与贾琏竞争首辅。
是啊,崔成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是承辉帝在位,他没这个想法,但承辉帝没了,崔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么说吧,崔成的判断,眼下这个内阁五个大臣,林如海可能再做一任,其他人基本都要换掉。
理由也很强大,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元一定会用他自己的人做内阁大臣。
什么是自己人呢?比如老师!以及潜邸旧臣。
那么李元真的是这么想的么?
如果是没有被贬到南洋之前的李元,自然是这么想的。
经历过南洋几年低潮期的李元,心态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李元在用人上,首先考虑的还是能不能成事,其次就是有没有进取精神。
这完全是受到了贾琏的影响!
所以现任内阁五个大臣,在李元看来,先帝留下的内阁班子很不错,都是能做事的大臣,缺点在于过于保守了。
所以,李清没有大动干戈的想法,而是耐心的等内阁任期到了,先把贾琏弄进内阁,熟悉一届之后,推到首辅的位子。
君臣二人年龄差的不多,到时候贾琏作为内阁首辅,两人联手可以将先帝留下的盛世往前再推高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