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上来就没好气的说话,边上的四个阁臣,表情都比较精彩。
尤其是方颂,作为贾某人的狐朋狗友,一双眼睛东张西望的,似乎想要找到一些端倪来,作为下次咬人的素材。
相比之下,内阁最豁达的就是潘季驯了,一个是年龄大了,一个是贾琏入主工部后,非常给面子,很少插手内部事务。
李清和岳齐就比较尴尬了,不能说他们是被动的走到了贾琏的对立面,这里面是有很大的主观因素的。
没有利益之争,没有上进心,怎么能与贾琏对上呢?
越往上越难,任何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都必须积极打压,而不是看有没有现实的利益之争。
矛盾没有激化,不是双方都考虑大局,而是暂时没有特别尖锐的利益冲突。
也不能说没有利益冲突,贾琏把持最肥的衙门,自己不捞钱就算了,还拦着不让大家捞,这特么的是公敌啊。
作为内阁大臣,谁的手下没有一群跟着追求进步的伙计?不能给下属们带来利益的大腿,那能叫大腿么?
“林相此言差矣,诸公坐镇庙堂,领导大局,贾某不过是马前卒,做事的人。内阁会议如此高端的地方,卑职不配啊。”
贾琏这话呢,看着是自谦,实则是在挖苦讽刺。什么叫不配,你脸呢。还是四品的时候,你就频频列席内阁会议了。
“行了,少说这些有的没的。研发厅要修通往辽东的铁路,内阁这边不配知道么?我还是从报纸上看见的。”林如海看似在表达不满,实则是在给贾琏下台阶。你这目无内阁的样子,过分了啊。
贾琏顺势下台阶:“林相这话说的,修辽东铁路的事情,不过是个远景规划。事情还是由东平王世子挑起的,研发厅连个初步意向的报告都没做好,拿什么来上呈内阁。内阁不能听风就是雨,无端为难下属衙门吧?”
“那么大声作甚,你也不看看这是哪里,这是内阁,是中枢,说话客气点啊。”方颂是懂阴阳怪气的,所以很好的做了配合。
贾琏立刻露出畏惧的脸色,惊恐的看着方颂,继续演:“方阁老,您恕罪,卑职一时没能压住火,都是卑职的错。”
这两人一唱一和的,给李清和岳齐恶心坏了,今天这个召见,还真是他俩倡议的,理由是偌大的投入,内阁要有知情权。
说起来呢,户部那边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研发厅账户上的钱,应该纳入国库统一分配使用,不能被当做个人的小金库。
内阁被烦透了,也上奏了,承辉帝留中了。以往都是类似的剧本,户部依旧是孜孜不倦,反复的上奏。
没法子,钱太多了,谁不眼红啊,不说全要出来,要出一点也是好的。
今天把贾琏弄来内阁询问,未尝不是一次尝试。
毕竟皇帝那边如今没有过去强势嘛,试一试又不坏。
“好了!既然意向书都没出来,那就等出来了再说。散会,贾琏留下。”林如海果断的中断了这次询问,再继续真不知贾琏要怎么玩下去,搞不好就撕破脸了。这种局面,林如海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首辅看似位高权重,实则就是个一个厨子,负责内阁调味的,同时又是帝国这趟列车的司机,要确保帝国在轨道内安全行使,不会因为意外而脱轨。
方颂头一个站起来:“走了!”其他人陆续出去,留下翁婿二人。
说到方颂为何要帮贾琏,也很简单,利益所致。不单单是政治利益,还有经济利益。
方家的人没掺和进铁路的事情,但是别的地方有掺和,比如茶叶。对外贸易最抢手的红茶,方家可是有不少茶山的。
现在可没有英国人在印度种茶叶的破事,方家的茶叶卖的好着呢。要知道,对外贸易的茶叶,不是说你有茶叶就能卖出去的。你得有渠道!
巧了不是,方颂暗示了一下,贾琏就让薛家商行出面,帮着打通了卖茶叶的渠道。
反正薛家商行每年都要大量的卖茶叶,卖谁的不是卖呢?
屋内没有别人的时候,林如海才开口温和的说话:“黛玉还没有音讯?”
这个音讯的指向嘛,贾琏当然明白,含蓄的回答:“我会努力的!”
林如海没也没明说什么你女人太多之类的话,他自己也是如此过来的,年轻时比贾琏还过分呢,没少去青楼浪。贾琏好歹不去青楼。
“凡事留点余地!不要搞的太僵了!”林如海还算客气的规劝一句,贾琏今非昔比了,说的难听一点,在皇帝跟前,贾琏的分量更重。
“别的事情都能让,唯独研发厅不能让。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关乎国家的命脉都不为过。一旦让了就必定彻底烂掉。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大周都烂掉了,只要研发厅没烂,世界上的其他强国就不敢觊觎大周。”贾琏把话说的很重,林如海听完也只能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