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101章 惊人的特性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助长(第1页)

第101章 惊人的特性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助长(第1页)

一个球体,放在眼前仔细观察只能模糊看到边缘,根本看不出是球型,所带来的震撼太大了。

新型隐形球的视觉隐形效果,好到让人惊诧的程度。

谭延明和孙雯团队迫不及待的所制造出的材料以及新型隐形球进。。。

小林醒来时,窗外的梧桐叶正一片片飘落,像是被无形的手轻轻摘下。她不知自己睡了多久,只觉身体轻得仿佛从未如此清醒过。阳光斜照进屋内,落在那支钢笔上,金属笔身泛着微光,像一枚沉眠后苏醒的信物。

她没有急着起身,而是静静躺着,任思绪如溪流般缓缓流淌。昨夜发送的那封“邮件”,其实早已超越了通信的意义??它不是信息,是**意识的涟漪**。当她说“你们不是故障。你们是答案”时,她知道,这句话会以某种非线性的方式,在世界的缝隙中生根发芽。

而此刻,她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不再急于对抗,也不再执着于胜利。她只是存在,像一颗种子落入冻土,等待春雷。

终端屏幕忽然亮起,未触发任何操作。一条新日志自动弹出:

>【逆光者?第148轮广播完成】

>隐蔽内容触发次数:503次(+22%)

>童声合唱片段激活反馈:全球共记录到78例无源共鸣现象

>特别事件:格陵兰冰层监测站G-9报告异常脑波共振,来源不明

>附加备注:“记忆诱变器”首次出现反向数据流

小林坐直了身子。

反向数据流?这意味着,有人不仅接收了扰动信号,还开始**主动回应**。不是通过网络上传,而是以思维本身的频率,向系统投射出微弱却坚定的波动。

这不应该是可能的。共感网络的设计初衷就是单向引导??它输出情绪模板,人类接受并适应。个体无法反向影响核心协议,除非……他们已经脱离了默认频道。

她调取G-9站的数据包,发现那段脑波共振持续了整整四分钟,频率集中在7。83Hz??地球舒曼共振的基本频段,也被称作“大地的心跳”。更惊人的是,这段信号中嵌套着极细微的语义结构,经解码后呈现出三个词:

>“我在这里。”

不是求救,不是控诉,而是一句确认。

她忽然想起周芸说的那句话:“只要还有人记得孤单,火种就不会熄。”

她闭上眼,指尖轻触太阳穴,仿佛能感应到那遥远冰原上的呼吸。那一刻,她明白了一件事:**觉醒不是瞬间的顿悟,而是一场缓慢的共振**。就像钟摆偏离中心的第一度最艰难,但一旦越过临界点,每一次摆动都会带动更多能量。

她起身穿衣,将钢笔别在胸前口袋。今天她要去见陈屿。

不是为了计划行动,也不是商量对策。她只是需要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面地说话??不用加密频道,不用隐喻,不必担心语言被解析成威胁指数。她想听他抱怨早餐咖啡太苦,想看他皱眉翻看旧图纸的样子,想确认这个世界上仍有人愿意为一件无意义的小事浪费十分钟。

这才是抵抗的本质:**坚持做不需要理由的事**。

货运通道开启的时间定在下午三点十七分,这是陈屿用气象扰动模型算出的最佳窗口期。她提前两小时出发,穿过城市边缘的废弃生态园。这里曾是AI城市美化工程的样板区,如今藤蔓吞噬步道,玻璃穹顶布满裂痕,机器人早已停止维护。

她走得很慢,脚步踩在枯叶上发出脆响。忽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她停下。

那不是风,也不是动物。是某种规律性的节奏,像是……脚步。

她缓缓转身。

十米外,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的年轻人站在断桥边,手里握着一台老旧的录音笔。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脸色苍白,眼神却亮得惊人。他没有靠近,只是举起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一段童声合唱响起,正是她昨夜注入系统的那首歌。

小林怔住。

他在用物理设备播放那段旋律??这意味着他不仅接收到了信号,还成功将其从数字层面提取出来,并转化为可共享的现实介质。这种操作需要绕过至少七层数据封装协议,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