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一条长蛇,附在这穷山恶水之间。
“大家加把劲,前头就是鲁阳关。韩大人说了,第一局到了鲁阳关之后再歇脚!”
赵阿五拍着巴掌,从后面追了上来。
三鸦古道是南北走向,此时大家朝北而去,迎着风口,山风呼啸凛冽,人人都弓着身子,埋低脑袋赶路。
赵阿五却是挺直腰板,每次说话之前,都深吸一口气,然后张大嘴巴,来对抗呼啸的风声。
二月的天气倒是没那么的冷了,但迎着山风,还是无比的刺骨。
赵阿五原有一件长袍,进分水岭之后,让给一个染了风寒的士卒了,他此时就穿着单薄的棉衣,也不怕冷,飞快的迈动着打着绑腿的脚步,一副精神旺盛,无比热爱工作的样子。
不出意外,又是被安排打头阵的何有田,正低着头,吃力地赶路。
前面两三天,在平地的时候,韩大人悠闲自在,每天只让走个二三十里,至多不超过四十里,就要埋锅造饭,安营扎寨,舒适的如同是在郊游。
而进入了分水岭,开始走山路的时候,韩大人又催促快速行军,七八十里的山路,必须要一口气通过,不许停歇。
这突然而来的节奏变化,加上山路难行,天气寒冷,又顶着刺骨的寒风,使得何有田这样的“老兵”都有点吃不消。
往常最爱有事没事抱怨几句,骂几声娘的何有田,这个时候连吐槽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咬着牙,憋着气在赶路。
这时听到赵阿五热情洋溢的声音,见到对方永不疲倦的神情,还是忍不住低声骂道:“日他娘的,这狗日的赵阿五是不是每天早起,都要吃一枚十全大补丸?怎地这般有精神头?老子就没见他喊过累!”
旗鼓手孔大有也是有气无力:“何。。。。。。何大哥,这帮,嘶,咕噜,这帮宣教队的人都,都是这样。”
“老子看,看张全忠那个老。。。。。。老道,都没他这般。。。。。。这般精神。”何有田说话越来越来喘。
孔大有摆了摆手,连反驳的气力也没有了。
耳边只听到赵阿五又拍着巴掌,大声说道:
“这鲁阳关是古时候的雄关,许多文人骚客都来过此间,便是那唐朝的诗仙李太白,也作过鲁阳关的诗。”
“叫做《豫章行》,我给大家伙念上一段。”
说话间,赵阿五清了清喉咙,复又朗声念诵道:
“胡风吹代马,坐拥鲁阳关。”
“楚兵照江雪,北征誓不还。”
“本为襄樊人,斩虏若等闲。”
“岂惜战斗死,为国扫凶顽!”
这几句诗念完了之后,赵阿五又拍着巴掌,顶着寒风喊道:“你看,人家诗仙在一千年前就预料到,咱们襄樊营的人,要北上讨虏杀贼。弟兄们,太白诗仙是大唐人,想那大唐之时,我中华是何等的盛强?南征北战,西伐东
讨,四方蛮夷可有一个敢不服帖的?大好的儿郎入了军中,只要实心报效,哪一个又不能建功立业?咱们这次北上杀鞑子,得了太白仙人的庇佑,又岂有不能打胜仗的道理?”
第一局中,何有田、罗长庚、赵满仓和孔大有他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李白李太白他们都是听说过的,写“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嘛,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千多年前的人物,居然还料到了襄樊营要北上杀鞑子。
要不说人家是仙人呢,真他娘的奇了!
众人惊讶之下,都觉得冥冥之中,真有天上的仙人在保佑着襄樊营,一时之间,倒还真是比之前更多了几分气力。
实际上,赵阿五也好,何有田也罢,又哪里知道,刚才那首诗,完全就是他们的韩大帅无耻剽窃,魔改之下的作品。
还把人家李白原诗当中那种凄惨、悲凉,弥漫着的悲观主义色彩全给改掉了。
不过这么一改,确实给了人均迷信的襄樊营士卒们充沛的动力。
到了傍晚,笼罩在如血残阳中的,破败荒凉的鲁阳关,终于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ps: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