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34章 应对(第2页)

第134章 应对(第2页)

"。。。。。。"

张文富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表情也有点后悔:“先生说的是,既然是议事,那便怎么说都可以,我确实急躁了些。只不过这个戴进实在不是个孝子贤孙,我一看到他就来气,刚才有点没忍住。”

“唉,白云寨在襄阳所做之事,在下也看过一些,也听过一些,确实与贼寇无异。但如今白云寨为荆襄一大寨,寨兵上千人,又还算是听调遣的,东翁所图大事,为皇上恢复疆土计,还是要哄着些的。”李文远劝道。

张文富也知道李文远没说出口的那句话是什么,那就是戴寨主万一要带人投了襄樊韩都尉的话,那可就大事不妙,局势崩坏了。

他站了起来,向李文远拱了拱手,诚心实意的又说了一句:“先生说的是。’

见状,李文远也是连忙还礼。

这一对东翁和僚佐,倒还挺有几分“君臣相得”的意思的。

还礼的时候,李文远心中也是感慨,自家这东翁虽是武夫,虽是在乱世,但品行和操守相比起他的那些同行们,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而且也会练兵,也能使得百寨服。

可以说既是个十足的好人,也是个十足的能吏,除了逮到机会,就宣扬一番襄樊营韩都尉的练兵之法外,可以说哪哪都好。

可惜就是朝廷不给钱也不给粮。

这种情况下,道德底线太高,反而成为了最大的缺陷。

严重制约了东翁的发展。

东翁要是像同行那些,不给钱不给粮就去抢,就纵兵劫掠,也不搞啥大局为重了,就啥事都优先考虑自己个的话,现在又岂会局促荆门一隅?

又岂会被牟文绶、张联奎那等人耍得团团转?

又岂还要哄着山上的那些土匪?

李文远心中感慨,这年头好人就他娘的当不了啊!

“先生,皇上让咱们恢复襄阳,招抚襄樊营,你说这韩再兴,真有可能被招抚么?”张文富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李文远见东翁果不其然,又把话题转到了襄樊营上头,也是习惯了。

略一思索,然后说道:“这一战若是能赢的话,那韩再兴困守襄阳,根本没有别的出路,不就抚又能如何?以在下对此人的了解,到时必然会将自己卖个好价钱的。这一战若是输了的话……………”

“输了的话又怎样?”张文富连忙追问道。

刚才那个问题只是铺垫,他最想的问,其实就是这个。

李文远看了自家东翁一眼,无须笑道:“若是输了的话,在下觉得,韩再兴多半还是会就抚。’

“这是为何?”

“东翁在青云楼之时,与那韩再兴有过一番深谈,回荆门之后,每日也看襄樊营的简报,答案东翁恐怕自己也是知道的。’

“先生是说,鞑子真的会南下?”

“此事没有人能说得准,恐怕多尔衮和鞑子皇上自己也说不准。不过韩再兴有一句话,在下深以为然,就是这大顺朝看样子是打不过鞑子兵的。既然如此,那鞑子平定山陕之地后,又有什么理由顿足不前,对江南君臣视而不

见呢?”

李文远说的话,张文富还在襄阳的时候,就听韩复讲过。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他要是鞑子摄政王和鞑子皇帝的话,也没有任何理由,只打李自成,不打大明朝廷。

他只是心中非常的矛盾,既恨扰乱天下,逼死先帝的闯逆伪朝,恨不得早点将伪朝消灭的干干净净。

但心中又隐隐期待,闯能把鞑子留在北地,不要垮的那么快。

“因此,等到鞑子南下以后,这韩再兴无以自立,终究还是要托庇在朝廷的名头之下的,只不过到时候,卖的价钱恐怕就更高了。”李文远又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韩再兴何不干脆投了鞑子?襄阳为九省通衢、居天下之中,他要是投了鞑子,荆湖顿时门户大开,岂不是更能卖得上价钱?”张文富的语气,听起来更像是听到李文远老是卖价钱,卖价钱以后,替韩再兴在

鸣不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