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25章 消费(第1页)

第125章 消费(第1页)

“吃,多吃一点。”

县学附近有一家看起来不太起眼,甚至还有些脏兮兮的小酒家。

因这里很有后世那种苍蝇馆的感觉,而且专做炒菜,韩复有时会到此处捧场。

点上两个小炒,独自温一壶酒,自斟自饮。恍惚间,有时竟有种又回到了自己原本那个时代的感觉。

不过此时此刻,这间小酒家靠里间的那张桌子上,却不是韩复自斟自饮,而是坐着军情局总官韩文,军情局武昌站站长朱贵,以及长沙站站长柳恩。

后两位是定期回来述职的。

“酒也多喝一些。”韩复提起酒壶,给三人全都满上了,笑着说道:“今日本官做东,请朱站长和柳站长吃酒,虽是免不了还要谈公事,但本官既然选择将地点放在酒桌之上,为的便是大家能够开怀畅饮,畅所欲言。”

朱贵很听话,当即夹了一筷子炒肉片塞进嘴里,大口大口嚼了起来,很快吃得满嘴流油。

他去了武昌大概一个多月,明显长高了不少,虽然还是少年人的样子,但这个时代普遍早熟,朱贵刻意打扮起来的话,看着会比实际年龄多个四五岁。

柳恩反而拘谨了不少,言谈举止间,有明显的被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规训的痕迹。看起来在长沙站,确实有很卖力的办差,有很卖力的结交当地士绅。

“大人,小人在武昌的时候,就听说了大人在谷城和光化的事情。”朱贵抹了抹嘴巴,问道:“大人将那啥侯御封杀的七进七出,还有弯弓射大雕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什么叫杀的御封七进七出?

韩复心说,怎么听起来有点怪怪的?

“哈哈,这件事都传到武昌去了?”韩复仰头一笑,也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那可不是。”朱贵说道:“武昌是九省通衢,虽然如今天下不太平,但各地客商还有老爷什么的,每日还是往来不绝。从咱襄阳顺汉江而下,到省城也就几天的时间,快得很。我在武昌的时候,天天都能听到襄阳,尤其

是大人的消息。”

“哦?是吗?”韩复乐呵呵笑道:“那我岂不是也算名震湘楚的大人物了?”

“原本市井中知道大人名头的并不多,但最近射雕的事情传开以后,我平常去茶馆吃茶,都能听到大家在谈论此事,听说好多闺中小姐,都知道襄樊有个能射大雕的韩大帅了。”朱贵绘声绘色的讲起了他在武昌的见闻。

武昌的小姐们都听说了咱韩再兴善射的威名?

韩复心说,可惜就是时间上来不及了,不然的话,要是能和左侯的闺女勾搭上的话,自己明年多少能接收一点左镇的遗产,少走好几年的弯路。

朱贵紧接着又道:“南京的朱皇上让黄按君和刘太监着手招抚襄阳的事情,前些日子张太监也从南京到武昌来,说是替皇上看招抚之事可不可行。因此这段时间,武昌的好多老爷们,茶余饭后,几乎都在谈招抚襄阳的事情,

大人的名号自然也是被提起过好多次。”

朱贵说的黄按君就是那日在大殿之上,手持笏板,打得当朝大学生,南明第一权臣马士英抱头鼠窜的湖广巡按黄澍。

而刘太监就是承天守备太监刘志孔。

张太监自然就是弘光帝的大伴张执中,当时张执中把他从张文富那里听来的相关襄阳见闻,对着朱由崧说了一遍,让朱由崧大呼张大伴如来还是个知兵有边才的,于是又命张执中全权料理招抚荆襄的事情。

张执中到湖广来的事情,是原本历史上所没有的,但却因自己而出现了。

韩复心说,自己这小小的蝴蝶翅膀,终于使得浩浩汤汤,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翻滚起了一朵不一样的浪花。

不过张太监和黄按君的工作效率够慢的啊,到现在也没和自己这个盘踞在襄阳的流寇头子搭上线,招抚工作是一点都没有推进啊。

还是说,这些人都在等待高斗枢和张文富等人的战果?

就着这个事情和朱贵聊了几句之后,韩复又问道:“你和陈永福等人在武昌活动,没有引起什么怀疑吧?”

“没有。”

朱贵放下筷子说道:“我们到了武昌之后,按照大人说的,在武昌卷烟商号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假烟坊,时不时的和那家商号起纠纷,根本没人怀疑咱们。反倒是那家卷烟商号,时不时会有帅府和县衙的老爷去找麻烦。”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