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韩复转身就要离开直房,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下了脚步,向着李之纲说道:“对了,兵宪大人,请代我向那位武昌的朋友问好。”
“咚!咚!咚!”
校场内,擂鼓之声响起,一排足足二十名长枪手同时齐声呼喝道:“杀!杀!杀!”
这二十名参加考核的新兵,端着长枪快步奔出。
在二十步之外,立有一排排的木靶。这些木靶都是统一制式,高六尺、阔八寸,如同人形。靶上分有目、喉、心、腰、足五孔,每孔各安有一寸木球在内。
参与考核的新兵,听到鼓声后,擎枪作势,飞身向前,连续戳刺孔内木球,将其悬于枪尖。五十息之内,六中五即为合格,五中五是为优秀,七中五、六中四、五中四者准许补试一次。
若是上面几个标准一个也没达到的话,就要退回新勇营继续操练。
韩复站在旁边,看着这些新兵突击猛刺,声势浩大,非常之有精神。
“大人。”跟在他旁边的叶崇训,低声说道:“如今新勇营按照大人新制定的操典,已经省去了圆牌手、狼筅手和短兵,新兵只分长牌、长枪和火铳三种,成兵速度,较之从前,确实快了不少。”
实际上从襄京之乱以后,韩复就开始对襄樊营兵种和战法进行改革了。
原先襄樊营的战兵队,是完全的照搬戚少保的鸳鸯阵,尽管确实帮助韩复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奠定了今日据有全襄的基础。
但鸳鸯阵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兵种太多太过复杂了,而且也不太适合大兵团、大规模作战。
考虑到襄樊营今后要面临的敌人,是以清兵为主,韩复决定只保留鸳鸯阵中的长牌手和长枪手,去掉圆牌、狼筅和短兵。圆牌改为长牌,狼筅改为长枪,短兵改为火铳。
韩复本来还想过试一试纯火器部队的,但考虑了一下,感觉还是太过激进了,骑兵一冲直接完蛋。
所以暂时还是采取长枪阵加火铳兵的配置,然后观察一下本轮秋季攻势的效果,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改进。
“武器装备复杂化,但兵种要简单化,这是大势所趋。”
韩复说话间,木靶附近负责记录成绩的军法官,大声宣布了考核的结果。
本轮应试的二十员新兵,有十一人通过,三人可以补考,余者退回新勇营等待下次考核。
“崇训,马上要打仗了,考核的要求可以适当的进行放宽。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新勇营内已经接受了一个月以上训练的新兵,除严重不合格之外,要悉数编入到正式的战兵当中。”韩复一边走,一边吩咐道。
叶崇训脱口道:“大人,不是说秋收以后再展开攻势的么?”
“敌人也是这么想的。”
韩复回头看了叶崇训一眼:“为将者应当始终记住,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是可预测的,也不要做敌人想让你做的事情。”
叶崇训一愣,旋即翻出小册子,快速地将这两句话写了下来,随后很认真地说道:“崇训受教了。”
他之前只是有一种感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是自己很乐意待在韩大人的身边,和韩大人交谈,听韩大人讲话。
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他就会觉得非常的享受。
之前他很难将这样的感觉给具象化。
但是现在,叶崇训找出了一条理由,那就是跟着韩大人,真是可以时时受教诲,时时有进步。
“本官的预计是,郧阳和荆门州之敌,大概率会在秋收以后发起攻击,我襄樊营兵力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因此必须要集中优势兵力,先行解决掉其中一路的威胁,然后才能专心的应付另外一路。”
说话间,两人已经从校场的侧面,进入到了中军衙门的二进院,来到了议事堂前。
叶崇训追问道:“那大人打算先打哪一路?”
“先打荆门州的那一路。”韩复站在台阶上,停下了脚步,微笑着说道:“听说咱们的老朋友张文富,从郧阳到荆门、从荆门到荆州,再从荆州一路到南都,逢人就推崇我襄樊营练兵之法。人家给咱们宣传如此卖力,以至于明
廷中好多人都对张文富以奸细视之,见到老朋友受此平白污蔑,咱们总不能置之不理嘛,这次秋季攻势,本官就要好好替他洗刷一下冤屈。”
说完之后,韩复走向了议事堂,两边卫兵拉开大门的同时,议事堂内有人高喊道:“全体起立!”
ps: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