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葬明1644 > 第117章 手腕(第2页)

第117章 手腕(第2页)

然后韩复又买了几包麦芽糖作为纪念品,结账的时候,还是王宗周付的钱。这家伙直接掏了一两银子放在柜台上,连零钱都不要找,让那店主直呼好人。

感觉戏份差不多到了,宣教队的素材也收集差不多了,韩复这才起身告辞。

从糖铺店里面出来的时候,两边街道已经挤满了人,韩复又将那几包麦芽糖,全都送给了看热闹的妇女和小孩子,收获了一连串公侯万代的赞美。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南门附近,见到此处亦是干净整洁,城头处还挂着一条又一条的巨型标语。除了几个战兵局的之外,居然还有几条是谷城县衙,以及城中士绅的。

韩复将那些标语念了一遍之后,又左右侧头,对王宗周、陈智等人微笑道:“谷城虽然遭遇大变,但本官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目之所及,到处也都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本官很欣慰啊。文昭差事办得不

错,陈大人亦是用了心的。”

为了“接驾”的事情,王宗周和陈智等人,这两天着实是费了不少心思。

这时见得到了韩大帅首肯,二人都是咧嘴直笑,感觉浑身骨头都轻了二两。

很快,在众人簇拥之下,韩大帅来到城内据说很有名气的一家酒楼吃酒。

席间,不停地有谷城的官绅上来自报家门,想要敬韩大帅几杯。

韩科长那是酒精考验的老同志了,一向是来之不拒,酒到即干。豪爽亲和的样子,也赢得了谷城官绅的一致好评。

不过最让韩复感到满意的是,终于有文人士子,主动找到他,和他讨论诗词歌赋了。并且有几个年轻士子,话里话外都是想要投效韩大帅的意思。

韩科长出道那么久,当上襄樊营都尉也两三个月了,在努力地的经营之下,自己这块韩字招牌,终于对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产生了些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不容易啊。

韩复当即摇唇鼓舌,感慨激昂,纵论古今兴衰,大谈天下局势,将那几个年轻士子,说得一愣一愣的,眼中直冒小星星。

一席酒宴,宾主尽欢,从上午吃到黄昏才宣告结束。

韩复表现出了六七成的醉态,但婉拒了以陈智为首的谷城官绅,换个地方,深入领略谷城风采的提议。又婉拒了陈知县邀请起他县衙暂住的提议,表示来日方长,大家以后有的是机会接触。陈知县以及一众谷城官绅,这才有

些意犹未尽的作罢。

进了守备府,韩复瞬间醉态全无。

这里位于南市大街的北段,原先是冯养珠的住处,前后三进院,地方不小,装潢也极为奢华气派。

此时此刻,韩复正坐在冯养珠的那张豹皮交椅上,听韩文、王宗周等人汇报情况。

韩文把当时暗杀冯养珠的细节,又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宋继祖、贺丰年和李铁头等领兵官,先后汇报起夺城的经过。

王宗周则是将冯养珠谋逆的证据呈了上来??主要是以书信为主??这些东西可不是中军处的人伪造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高斗枢、徐启元和王光恩等人写给冯养珠的。

内容无外乎是劝降的那一套,说李自成被大明平西伯吴三桂杀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说直隶、山西、河南、山东等处,遍地义旗高举,豪杰之士,纷纷反正归明。劝冯养珠早做长久之计,反顺归明,朝廷必世世代代,永保

恩宠云云。

最让韩复感到意外的是,这几封信件当中,居然还多次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当然没啥好话就是了。

冯养珠那日出门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再也回不来,这些具备某种保证书性质的书信,自然也不会无故销毁。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里只有高斗枢等人写给冯养珠的信,而没有冯养珠写给高斗枢他们的。顶天了只能证明,双方存在一定的往来。但这年头打仗,哪怕是敌我双方,保持一定程度的沟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并不能作为冯养珠谋反的直接证据。

但也无所谓了,马上就到秋时节,秋收前后左良玉必定不会让白旺过得安生舒坦。白旺在周边局势如此恶化,并且自身还面临着极大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只要韩复能给他一个还说得过去的理由,告诉他自己还愿意跟着他把

日子过下去,白将会相信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