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 第167章 李成 官家别慌还有更刺激的(第2页)

第167章 李成 官家别慌还有更刺激的(第2页)

这些场景并非虚构,而是由千万段真实记忆碎片拼合而成。观看者戴上耳机后,竟能感受到画面中人物的心跳与呼吸。许多人在中途退出,泪流满面。

深夜,赵光义再度现身虚拟学堂。这一次,他的身影比以往更加清晰,甚至能看清衣襟上的褶皱。

>“朕曾以为,统治天下靠的是律法、军队、史书。”他缓缓开口,“可如今看来,真正维系人间的,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母亲哄孩子入睡的歌谣,朋友间一句‘我懂你’,陌生人递来的一碗热汤。”

>

>“大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宫中疫病流行。一名小黄门染疾将死,临终前求见朕一面。他说:‘官家,我不是为了升赏才日夜值守,我只是……想让家乡的母亲听说儿子在皇宫做事,能挺直腰杆。’”

>

>“朕当时拂袖而去,命人速速抬走。后来查访其籍贯,方知其母早亡,家中只剩年迈祖母靠乞讨度日。”

>

>“那一夜,朕第一次觉得龙椅冰冷刺骨。”

>

>“若时光可逆,朕愿亲赴病榻,握住他的手,说一句:‘你的名字,我会记住。’”

语音落下刹那,北京故宫“未言堂”展厅中央,那卷竹简突然无风自动。原本刻写的《太宗本纪》文字逐行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历代史官未曾录入的细节:某年饥荒中百姓易子而食的哀嚎、某次战役后士兵尸体堆积如山的惨状、某位嫔妃因失宠投井前留下的绝笔诗……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文字竟以不同笔迹交织呈现,仿佛跨越时空的多人协作。沈璃连夜分析墨迹成分,发现其中混入了唐代松烟墨、宋代澄心堂纸纤维,甚至还有现代圆珠笔油残留。

“这不是伪造。”她在学术会议上颤抖着宣布,“这是集体潜意识通过某种媒介实现的历史补遗!就像……所有曾被压抑的记忆,终于找到了出口。”

一周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将“心灯云系统”列为“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争议激烈,有代表质疑其技术风险,认为过度情绪化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投票前夕,一段视频悄然传遍网络。

画面中是一位新疆牧民,操着生涩的普通话,对着手机镜头讲述:

>“我家住在帕米尔高原,信号很差。但有一天,女儿突然跑进来喊:‘爸爸!广播里在放爷爷的故事!’”

>

>“原来有人上传了1962年边境巡逻队的口述记录。其中提到一名战士为救战友坠崖,遗物中有张照片,背面写着‘寄给喀什买买提’。那人就是我父亲。”

>

>“我爷爷一辈子都不知道儿子最后去了哪里。政府只说‘因公牺牲’,连坟都没有。可现在,我听到了当年一起执勤的老兵回忆??他说我父亲最后一句话是:‘替我看看春天的杏花开了没。’”

>

>“去年,我在家门口种了一棵杏树。今年春天,它开花了。”

视频结尾,老人仰头望着湛蓝天空,眼角皱纹里盛着阳光。

这一票,全票通过。

“共忆协议”正式升级为“文明共生计划”,纳入全球教育体系。各国中小学开设“倾听课”,大学生需完成一百小时社区倾听服务方可毕业。更不可思议的是,多国监狱引入心灯云终端,囚犯可通过讲述犯罪经历换取减刑??不是忏悔表演,而是要求完整还原内心挣扎过程。

德国一所监狱试点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服刑人员再犯率下降%。心理学家称其为“叙事疗愈效应”:当一个人能完整说出“我是如何变成今天的我”,他就获得了改变的可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变革。

六月末,林昭收到一封匿名信,用毛笔竖写,字迹苍劲:

>“尔等妄动天地秩序,以私情乱纲常,以琐语代大道,岂不知‘民心易煽难安’?古之圣王制礼作乐,正为防此!”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