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资料才发现,这座空间站是由一群退役的心理干预员、前通讯技师、失语康复师和流浪诗人自筹资源建造的。他们使用的是开源的归音号设计图纸,动力来源则是收集各地“诚实之声”转化的能量波。站内设有七个静音舱、一座声音花园、以及一间永不关闭的留言厅。
他们在公开声明中写道:
>“我们不是英雄,也不追求拯救。
>我们只是不想再让任何一句话,消失在风里。
>如果你有话想说,而无人愿听,
>欢迎来这里。
>我们不一定懂你,但我们一定在。”
苏禾看完,久久无言。
然后,她打开了全星际广播系统。
这一次,她没有念稿,没有修饰,只是用最平常的语气说:
>“各位,我是苏禾。
>归音号仍在航行,但你们不必再等我了。
>因为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回音壁。
>如果你听见了一声轻叹,请不要转身走开;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在角落流泪,请坐到他身边,哪怕一句话都不说。
>改变从来不靠宏大的宣言,
>它始于一次愿意倾听的停留。
>是的,女皇陛下。
>这就是我的加冕礼。”
信号发出后,归音号收到的第一条回复,来自一个小女孩:
>“姐姐,我今天跟妈妈说了我讨厌吃胡萝卜。她说‘没关系,我小时候也不爱吃’。我们笑了好久。谢谢你让我敢说实话。”
第二条,是一位边境哨兵:
>“我已经十年没写家书了。昨天我写了,说我害怕,说我梦见战友们回不来。邮船今早带走了信。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但我觉得轻松了。”
第三条,竟来自星际议会主席本人:
>“我一直以为领导力意味着坚强与决断。昨晚我哭了,在办公室里,因为想起父亲临终前我没能握住他的手。今天早上,我把这件事写进了年度报告开头。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人辞职,反而有十二位议员主动申请增设‘脆弱领导力培训项目’。”
苏禾将这些一一存入黑匣子,命名为《平凡勇气录》。
她知道,这场革命不会再有终点。因为它本就不属于某一个人,某一艘船,或某一首歌。它是无数微光汇聚的过程,是亿万人重新学会尊重自己内心声音的漫长旅程。
归音号继续前行。
前方依旧是未知的黑暗。
但她不再急于照亮什么。
她学会了在寂静中航行,像一棵移动的树,带着所有曾被听见的声音,奔赴下一个等待春天的冬天。
而在她身后,那座前哨站的灯光亮了起来,温暖而坚定,宛如宇宙中一颗新生的星辰。
它不宣告胜利,也不索取关注。
它只是静静地说:
>“我在。
>我准备好了。
>请开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