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见到卢贞鱼夫妻,向第三辆轺车走去,再是卢庭呈,眉目清淡地往走向第二辆轺车。卢行歧和闫禀玉最后出府,月华裙褶裥纷繁,在姑娘轻快的步履间,翻出了层叠颜色,花朵般俏美。耳后发髻停了两只活灵活现的蜻蜓,颤晃似飞,再无其他首饰,清简而添天然的女儿色。
萧良月望着闫禀玉这身装扮,开颜道:“还是珍珠衬少女,金银的落俗。”
嬷嬷附言:“得是小姐挑得好。”
萧良月笑了笑,她也是姑娘过来的,自是清楚如何打扮。
闫禀玉在一排轺车前驻足,回头问卢行歧,“我要上哪辆车?”
骑马一个时辰她都受不住,自是要坐车的,卢行歧认出萧良月的车,眼神指第一辆,“这里。”
嬷嬷听到声音,打起车帘想下去扶闫禀玉上车,不料刚露半身,看见俏皮的姑娘踩着马杌跳了上来,再稳稳落定。
可把嬷嬷吓了一跳,忙牵住闫禀玉,“姑娘当心些。”
“没事!”闫禀玉豪迈道,弯腰进车内,见到萧良月后,爽快地打招呼。
“世婶好。”
“诶。”
嬷嬷转身时,余光瞧见卢行歧踏步过来,屈指叩车壁。
几乎是第一声闫禀玉就掀开湘帘,手臂探出窗沿,默契地问:“怎么啦?”
她心情高昂,发髻上的两只蜻蜓也在不住地摇晃,煞是可爱。卢行歧看着她叮嘱:“路上累了饿了就喊停,不用顾虑。”
“好。”闫禀玉点点头,蜻蜓晃得更嚣张了。
卢行歧情不自禁地想伸出手,去摁住那两只朝他炫耀的蜻蜓。这两日白天要去帮阿爹处理流派内的琐事,因为是过去的足迹,不需闫禀玉跟随。她极会自得其乐,将附近的街巷铺面逛了个遍,时常带回连他都不熟悉的糕点小吃,让他品尝。
好不容易晚上得空,她也总有理由撇开他,上二楼歇息。许久没与她好好相处,现在一去三日,又碍于人前,只觉隔了一秋又一秋。
从窗边看,卢行歧那副依依不舍的赔钱样儿,完整落进萧良月眼里,她抚了抚额,一副儿大不由娘的无奈。
“好了,没人会薄待闫姑娘,安心骑你的马,别妨碍我们出发。”
闫禀玉不太好意思了,默默向卢行歧挥手。
卢行歧蜷回手,笑着乖乖应声:“好的,阿娘。”
遣将牵来马,卢行歧扯过缰绳,跃身上马,纵马转向队伍后尾。卢谓无则骑马在队伍前头带路,一列车马浩浩荡荡地出发。
轺车慢,又颠簸,一个时辰后停车休息。
闫禀玉下车活动僵硬的身体,卢行歧打马过去,趴身在马背与她平齐视线说话。
卢贞鱼夫妻俩在官道旁的草地散步,闲适交谈。
“从伯家的避暑别庄,善用巧工,风景宜人,但因靠山,会有些不讨喜的动物出没。”
“有什么?”
“听说有大耗子,幼闵害怕吗?”
幼闵果然低呼,瑟瑟地抖着,“别庄无人看顾吗?怎地有那东西?”
卢贞鱼揽住她双肩,往怀里带,安抚道:“耗子山来山去,人能管得许多?有我在呢,幼闵不用怕。”
……
萧良月掀帘,望着这两双人儿,不由想起独自待在轺车内的卢庭呈。这回去从氏别庄,她和夫君别有深意,想促成卢庭呈与从黎的好事。
虽说这两位孩子从小少往来,但相处久了,总会有了解,继而生出别的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感情不都是如此而来的么?萧良月颇有信心,也因从黎是个有主见的活泼性子,定能让卢庭呈少点寡闷。
时间到了,各人回轺车。
闫禀玉对别庄有耗子这事记挂,特地问了萧良月,“世婶,别庄真的有耗子吗?”
萧良月回道:“我们每年夏暑都会去那里住几天,偶见耗子,但不会伤人,近山是难免的,有时还会见到些野鸡野兔。”
山里长大的闫禀玉不怕这些,但影响休息又是另一回事,见她说不多见,就放心了。办事之余,舒适度假,感受这个时代的风光。
一晃到中午,终于到地方了。
从敬不知几时就站在庄门前等候,卢谓无打头阵,也早早看到他,策马过去。
“从敬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