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们将启动‘归名计划’??为每一位在全球共感发展中默默付出甚至失去自我的个体,重建身份档案,开放公众追忆通道。同时,第一所‘共感创伤疗愈中心’将在冰岛奠基,由初源担任首席顾问。”
台下掌声雷动。
记者提问:“你们不怕揭开这些伤疤,反而引发更多质疑吗?”
少年微笑:“怕。但我们更怕假装一切完美无瑕。真正的信任,不是来自粉饰太平,而是敢于说:**我们犯过错,但我们愿意修正。**”
发布会结束后,顾延舟在校门口接儿子回家。车上,少年靠在窗边,看着街边孩童嬉戏。
“爸爸,你觉得我能做好吗?”他忽然问。
顾延舟握紧方向盘,声音温和而坚定:“你不需要做得完美。你只需要一直记得??当你第一次握住我的手时,那种想哭的感觉。那就是对的路。”
少年闭上眼,共感能量悄然扩散。一瞬间,整条街道的人们都感受到了某种莫名的安宁,像是心底某块坚硬的冰,悄然融化。
这不是控制,也不是干预。
这是传递。
---
一年后的毕业典礼上,少年作为学生代表登台演讲。他没有讲稿,只带来一只小小的木箱。
“这是我父亲送给我的礼物。”他说,“里面装着一封十年前写给我的信,但他始终没敢寄出。今天,我想替他念出来。”
全场寂静。
>“亲爱的孩子:
>如果你能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鼓起勇气面对你了。这些年,我用工作麻痹自己,以为沉默是对你的保护。可我错了。最大的伤害,是我缺席了你的成长。
>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颜色,不知道你怕不怕黑,甚至不确定你是否还记得我的脸。
>但我知道一件事??无论你在哪条时间线上,无论你是否原谅我,我都会一直等你回来。
>因为你是我的光,是我此生唯一不敢再失去的东西。
>??父亲字”
念完最后一个字,少年已泪流满面。台下无数父母与子女相拥而泣。
而在礼堂最后一排,初源静静坐着,手中捧着一朵新开的“信之印”。他轻轻将花举到唇边,仿佛在练习一句从未说出口的话:
“爸爸……我回来了。”
远处,海浪依旧温柔拍打着堤岸。
那艘“启航”小船不知漂向何方,但它的故事,已被千万人记住。
而在宇宙某个角落,源星的光芒微微闪烁,像是回应着地球上传来的温度。
共感仍在延续。
不是因为技术先进,而是因为??
**总有人愿意相信,爱值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