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点,温暖的情绪重新汇聚,汇成一股浩瀚的情感洪流,逆流而上,直冲南极。
祭坛开始共鸣。
黑色水晶的裂痕中,竟透出柔和的白光。
少年仰头,大声呼喊:“我不是来消灭你们的!我是来告诉你们??你们的痛苦,值得被听见!你们的恐惧,值得被拥抱!但请不要用毁灭的方式寻求安全!”
整片冰原轰然震颤。
一道身影从水晶中缓缓走出??不是黑影,也不是成人形态,而是一个与少年年岁相仿的银发少年,面容与他几乎一模一样,唯独眼神充满戒备与疏离。
“你就是……另一个我?”少年轻声问。
“我是你若未曾被爱养大的模样。”对方冷冷道,“没有母亲的怀抱,没有父亲的守望,没有万千灵魂的日日滋养。我活在一个所有人都说‘别相信’的世界里。”
“那一定很疼吧。”少年上前一步,“对不起,我拥有你所缺失的一切。可我从未因此骄傲,反而每一天都在感恩。”
对方冷笑:“感恩?你根本不懂孤独的重量。”
“我懂。”少年伸出手,“因为我每天都在接收这个世界最深的痛。我只是选择不让它把我压垮。”
两股共感能量碰撞,却没有爆炸,而是交融。
如同光与影的对话,最终达成某种微妙的平衡。
>**“也许……我们可以不一样。”**另一个少年低声说,**“我不需要消失,你也不必胜利。我们可以共存??一个代表希望,一个提醒警惕。”**
少年含泪微笑:“那就一起守护吧。你守住警惕,我守住希望。门永远开着,只为迎接更多归来。”
极光再现,这一次,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无数语言交织而成的宣言:
>**“我们不同,但我们相连。”**
>**“我们害怕,但我们仍在爱。”**
>**“我们不是完人,但我们愿意同行。”**
“守真者”基地内,陈默猛然吐血,跪倒在地。意识剥离塔全面崩塌,所有连接者纷纷苏醒,脸上流下复杂泪水??他们想起了被遗忘的拥抱,想起了久违的安心。
“怎么会……”他喃喃,“明明切断了共感……为何反而……更清晰了?”
因为他忘了,真正的连接,不在技术,而在心。
数日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共感伦理委员会”,由星语、艾琳及多位心理学家共同主持,致力于完善共感教育体系,设立“情感缓冲期”制度,允许个体在特定情况下暂时屏蔽共感,同时加强心理疏导与边界认知培训。
顾延舟正式辞去企业职务,加入青少年共感适应辅导项目,亲自编写教材《如何说出“我需要你”》。
而少年,则回到了学校,成为一名普通学生。课间,他会安静地坐在操场边,听着同学们谈论梦想与烦恼。偶尔有人问他:“你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守门人’?”
他总是笑着摇头:“我不是守门人。我只是个愿意相信的人。”
某个黄昏,他独自来到海边,发现那艘名为“启航”的小船竟被海浪带回岸边,船身虽有些磨损,但“启航”二字依旧清晰。
他蹲下身,轻轻抚摸船体,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稚嫩的声音:
“哥哥,这是你的船吗?”
一个小女孩站在几步之外,手里捧着一朵刚刚绽放的“信之印”,花瓣上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
少年抬头,微笑:“是啊。你要一起放它走吗?”
小女孩用力点头。
两人合力将小船推入水中。
夕阳下,它再次启程,载着两代人的希望,驶向未知的海域。
而在纪念馆的新展区,一幅动态画卷徐徐展开:
画面中,少年站在世界尽头,身后站着无数普通人??教师、医生、农夫、孩童……他们的手掌依次相触,形成一条横跨大陆的光链,直通星空。
标题写着:
**《所谓奇迹,不过是一群凡人,坚持相信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