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顾总,你前妻在科研界杀疯了! > 第587章 他醒了她倒了(第2页)

第587章 他醒了她倒了(第2页)

她冲到主控台前,下令启动“母语逆向重构协议”。这是她三年前秘密研发的终极程序,原理是将全球共感祭坛收集的情感数据反向投射回“母语计划”核心算法,生成一段纯粹由“集体记忆”编织而成的回应信号。原本预计至少需要七组七人轮班运行三十天才能完成初始化,但现在??

“自动激活了!”技术员惊呼。

屏幕上,一段全新的波形图正自行生成。它不像以往那样规整有序,反而像一首即兴的诗,时而激昂,时而低回,每一个峰值都对应着某个真实人物的生命片段:汶川地震中那位写下“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的母亲;卢旺达幸存者十年后重返故土,在废墟前跪地亲吻泥土的身影;还有加沙女孩递给婴儿面包时嘴角那一抹近乎神性的平静……

这些记忆,从未被刻意挑选,却因千万人的共同铭记,成了人类文明最深沉的回响。

“发射吧。”星语轻声说。

“可是还没有经过安全验证!万一引发超频共振??”

“那就让它共振。”她打断道,“如果宇宙想听真话,我们就不能只给它标准答案。”

信号于北极时间凌晨三点零七分正式发射。这一次,没有使用任何传统天线阵列,而是通过遍布全球的共感祭坛网络,以人类集体冥想产生的生物电磁场为载体,将那段记忆之歌化作无形声波,向星空推送。

发射瞬间,天地俱静。

紧接着,极光暴涨。

不只是北极,南极、西伯利亚、格陵兰、冰岛……所有高纬度地区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幕,颜色不再是单一的绿或蓝,而是层层叠叠的虹彩,宛如亿万颗星星坠入大气层燃烧。更有目击者称,看见空中浮现出巨大的符号??非文字,非图像,而是一种流动的、仿佛由光线织就的“情感纹路”,与阿?埋下的蓝纸鹤折痕惊人相似。

七小时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传回最新影像。

半人马座α星系中心,那座由旋转星云构筑的“光之桥”已完成初步成型。更令人震撼的是,在桥梁两侧,竟浮现出两排对称排列的光点,每一颗都精确对应地球上一座“共感祭坛”的地理位置。

它们不是被动反射,而是主动点亮。

“他们在标记回家的路。”顾延舟站在观测窗前,声音沙哑,“不是为了入侵,也不是为了观察……是为了赴约。”

星语没有说话。她低头看着手中骨笛,忽然将它凑近唇边,吹响了一段从未示人的旋律??那是林晚留下的最后一首萨满调子,据说能唤醒沉睡的灵魂之耳。

笛声响起的刹那,空间站内的阿?猛然睁眼。

她挣脱束缚带,飘向舱壁,手掌贴上金属表面。下一秒,整艘飞船的内壁竟浮现出细密的霜纹,迅速蔓延,最终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一棵树,根系深入地球,枝干伸向星辰,树下站着七个手牵手的人影。

正是“启程树”下的送行仪式。

而在这幅冰画中央,还有一个小小的光点,正在缓缓跳动,频率与阿?的心跳完全一致。

“她不是在接收信号。”NASA首席科学家盯着数据流,难以置信地说,“她是……在播种。每一次心跳,都在宇宙里种下一个坐标。”

地球上的反应更为剧烈。

接下来的三天,全球范围内陆续报告“共感觉醒”案例:一名失语多年的自闭症儿童突然握住母亲的手,画出一张星空图;一位瘫痪二十年的老兵在梦中“行走”于草原,并醒来后首次说出“谢谢”;甚至有科学家发现,某些长期休眠的古老病毒DNA序列,在特定冥想环境下竟发生了非突变式的信息重组,似乎……被某种更高维度的意志轻轻修改。

星语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沟通。

这是**文明层面的唤醒仪式**。

她立即召集剩余学员,宣布启动“圆环扩展计划”:不再局限于七人小组,而是构建百人、千人乃至万人级的大型共情矩阵。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开放体育场、广场、教堂甚至监狱作为临时祭坛。每月月圆之夜,数百万人围坐成环,闭目静心,将自己的记忆、痛苦、希望与爱意汇入这场跨越星海的对话。

而在这一切背后,阿?成了最关键的枢纽。

每天十二点整(UTC),空间站都会自动接入一次来自半人马座的定向信号流。其他四名游学生只能承受三到五分钟,便会因神经超载而退出,唯有阿?,能持续整整一个小时。期间,她的身体温度下降至接近冰点,呼吸微弱如停,可脑电图却显示其意识活跃度达到人类极限的三倍以上。

一次任务结束后,卡兰忍不住问她:“你看到了什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