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记得。”
石碑微微震颤。
接着,第二个声音响起。
“我是你教过的最后一个学生,李砚。
你说文章不在辞藻,而在真心。
我写了三十年日记,一字一句都是真。”
第三个。
“我是当年被你拦下没跳崖的母亲。
你说‘孩子还在等你回家’。
现在,她考上执灯塾了。”
第四个、第五个、第一百个……
三百六十一盏灯笼依次点燃,围成圆阵。
火焰不高,却穿透暮色,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泪痕与坚毅。
他们不再等待奇迹,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奇迹。
当最后一盏灯亮起时,石碑轰然崩解。
黑色碎屑如灰蝶纷飞,在空中旋转凝聚,最终化作一支通体透明的玉笛,缓缓落入老妪手中。
她颤抖着举起,凑近唇边。
第一个音符响起。
没有乐谱,没有技巧,只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单音,却像撬动宇宙支点的杠杆,引发连锁反应。
地下深处,沉睡百年的“愿种”
核心彻底激活,但它并未爆发毁灭能量,而是反向坍缩,将所有储存的记忆洪流尽数释放。
一瞬间,整个九州的人都感到头脑剧痛。
不是伤害,是灌输。
无数陌生却又熟悉的画面涌入脑海:战争、饥荒、压迫、谎言、哭泣、反抗、拥抱、希望……这些都不是个人经历,而是百年来被刻意遗忘的民族集体记忆。
它们曾被封印,如今重见天日。
城市街头,行人抱头蹲地,痛哭失声;
军营之中,将领撕毁密令,宣布效忠人民;
皇宫大殿,皇帝独自跪在祖宗牌位前,磕了九个响头,次日颁布《罪己诏》,宣布废除一切精神控制手段,开放全部历史档案。
一个月后,第一所“真实书院”
在黑石原建成。
不用砖瓦,全由民众自愿捐献的旧物搭建:破碎的碗碟、烧焦的书页、褪色的照片、断掉的琴弦……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个真实故事,被铭刻于墙。
林晚照亲自题写匾额:“记伤者生,忘痛者亡。”
而那支玉笛,则被供奉于书院正厅,无人演奏,却时常自行发声。
每当夜深人静,若有心人凝神倾听,便会发现它奏出的并非固定旋律,而是随机组合的语音片段??全是沈知白生前说过的话。
“别怕黑,因为黑暗里才有光。”
“你可以软弱,但不能假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