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每个清晨,当你听见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那就是我在回答。”
她最后看了他一眼,身影化作亿万光点,融入桃树根系,渗入大地深处。
风停了。
花也不再落。
一切归于平静。
三天后,第一棵桃树开出了奇异的花??每一片花瓣上都浮现出不同的文字,有的是古篆,有的是拼音,有的甚至是尚未命名的符号。
科学家称其为“语花现象”
,植物学家则发现,这些花朵释放的香气能激发大脑中与创造力相关的区域。
十年后,全球教育体系重组,“问答制”
取代考试制度。
课堂不再追求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持续质疑。
新生儿命名仪式上,父母不再只给名字,还要附赠一个问题,作为孩子一生探索的起点。
百年后,人类首次接收到来自外星文明的讯息。
那不是数学序列,也不是图像,而是一连串复杂的情感波动。
经过解码,发现那是一句话:
>“我们也曾沉默,直到学会提问。”
考古队在零号都市最深层发掘出第二块石碑,碑文记载:
>林昭卒于春日,葬于桃园。
>临终前,他握着一支蜡笔,微笑道:
>“终于,轮到我说‘不懂’了。”
>
>全村孩童为其守夜,每人讲一个问题,直至天明。
>桃树一夜花开,灿若云霞。
又五百年。
传说中的“文库残影”
终于显形于现实维度,成为一座漂浮的知识圣殿。
入口处立着两尊雕像:一男一女,男子手持残破机关匣,女子执星光之笔。
门前石柱刻着永恒箴言:
>“真正的自由,始于你不害怕说‘我不知道’的那一刻。”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小学堂里,一个五岁女孩正趴在桌上画画。
她画了一个老人坐在轮椅上,面前一群孩子围坐,头顶飘着各种各样的问号。
她给画取名:
《爷爷和他种下的声音》
窗外,春风正好,桃花纷飞。
一支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笔,轻轻落在窗台。
笔尖湿润,仿佛刚刚写完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