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嘴唇早已被割去一半。
她用自己的血,在对方掌心写下两个字:“**记得**。”
老者浑身剧震,瞳孔骤缩。
某一瞬,他喉咙里挤出一声嘶哑的呜咽,像是试图发音,却又痛苦地蜷缩起来。
林清婉抱住他,像安慰一个孩子:“没关系,不用说出来。
只要你心里还记得,就够了。”
那一夜,冰渊之上,第一缕晨曦破云而出??并非自然之光,而是由文音碑碎片激发的文气共鸣,短暂撕开了静默结界的阴霾。
次日清晨,第一批孩子被父母悄悄带来。
他们不会说话,却用手指在地上描画简单的图形。
林清婉教他们用树枝写字,从“人”
开始,再到“大”
、“天”
、“光”
。
有个小女孩写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勉强拼出“林姐姐”
三个字。
她抬头看向林清婉,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清婉笑了,摸摸她的头:“你想说什么?”
女孩咬唇思索,然后慢慢在地上补了一句:
**“春天什么时候来?”
**
林清婉怔住。
她望向这片千年无春的土地,忽然转身,取出玉笔残骸,割破手腕,以血为墨,在最大的那块冰碑上写下一行大字:
**“春不在时节,而在人心。”
**
血字入碑,竟如火焰般燃烧起来,沿着碑体迅速蔓延,最终点燃了整片冰原。
那些深埋地底的种子感受到暖意,纷纷破土而出,嫩芽顶开积雪,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十年后,冰渊禁土更名为“启明洲”
。
这里不再割舌,不再焚书。
孩子们的第一课是听一段录音??那是林清婉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片段:“文明的本质,不是记住胜利,而是铭记伤痛;不是消灭异声,而是学会倾听。
当你愿意让别人说出你不认同的话,光,就已经照进来了。”
而在归墟深渊底部,那盏由小砚点燃的文心长明灯依旧燃烧。
偶尔有旅人冒险靠近,据说能在火焰中看到无数面孔浮现:有执笔疾书的少女,有折骨为笔的老僧,有含泪诵经的蛇母,也有在废墟中教孩子写字的老人……
他们都不曾自称圣贤,却共同守护着一句话:
**人在,文就在;心在,光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