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已不再缠绕信件,而是自发漂浮起来,像一条活蛇般游向门外,在雪地上勾勒出一条蜿蜒路线。
“它在指引我们。”
沈知微轻声道。
两人踏上旅程。
第一站是西南山区的一座孤村。
村里有个聋哑老人,每年清明都会折一只纸鹤,放进山溪。
据说他年轻时有个女儿溺水而亡,但他从未写过信。
直到去年,村中孩童在溪底捞起一块石板,上面刻着稚嫩字迹:“爸爸,我冷,但鱼陪我玩。”
??竟是三十年前小女孩临终前用指甲划下的遗言。
老人看到石板那日,第一次开口说话,说了两个字:“乖啊。”
当晚,他在院中烧了最后一堆纸钱,灰烬升空时,化作一群白鸟。
红绳在此处汲取了一缕微光。
第二站是东海渔港。
一位老渔民保存着亡妻的航海日志,每日诵读。
十年前他曾试图联系Y-Ω星,却始终未果。
某夜风暴来袭,他梦见妻子站在船头喊他名字。
醒来后,他撕碎了所有信稿,将日志投入海中。
第二天,渔民们发现港口浮起一片奇异珊瑚,形如手掌,掌心托着一枚珍珠,内里映出女人微笑的脸。
红绳再次闪烁。
第三站是北方城市的精神病院。
一名患者终日喃喃自语,声称亡兄每晚来看他。
医护人员原以为是妄想,直到监控拍到病房灯光规律明灭,频率与摩斯电码“我想你”
完全一致。
苏晚和沈知微潜入探视,却发现患者早已清醒,只是不愿拆穿这场温柔骗局。
“我知道那是假的。”
他说,“但我不在乎。
我宁愿被骗,也不想承认他已经不在了。”
然而当他看到沈知微带来的琉璃花时,忽然流泪:“原来……他也希望我好好的。”
当天夜里,他撕毁了所有“回信”
,并在墙上写下:“哥,我放下了。”
那一夜,整座城市的路灯同时闪了一下。
随着每一片“释怀之证”
被收集,红绳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道流动的光带,环绕二人周身。
而天空中的紫色星辰,也开始缓慢旋转,似乎在回应某种更高层次的协议。
第七站,她们回到滨海县第三中学。
校园早已改建,唯有那口枯井被保留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中央,围以铁栏,碑文写着:“纪念一位未曾归来的学生。”
苏晚站在井边,轻轻放下最后一片花瓣。
就在此刻,大地震动。
井口喷出蓝色光柱,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