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全球三十七个废弃邮局的电报机同时自动打印出同一行字:
>“承印协议签订。
信路开启。”
画面切换:
??2003年冬夜,一名穿灰大衣的男人跪在南方某小镇邮局前,手中捧着妻子车祸后的照片。
他哭着写下:“如果你还爱我,请让灯亮一下。”
??当晚,全镇停电,唯独邮局屋顶的旧灯泡忽明忽暗三次。
??男人疯了,从此每晚提灯巡街,称自己是“守灯人”
。
??十年后,人们发现他在邮局地下室自缢,墙上用血画满了星星。
??2018年,一位少女在社交平台直播烧毁父亲的情书,怒斥他“为死去的初恋抛弃家庭”
。
火焰燃起瞬间,弹幕突然刷出上千条相同评论:
>“你不该忘了她。”
>“你不该忘了她。”
>“你不该忘了她。”
??直播中断,少女失踪,七日后在邻市邮局被找到,口中不断重复一句歌词??正是苏晚曾在幻境中听过的北方童谣。
记忆洪流退去,苏晚跪倒在地,冷汗浸透衣衫。
“我们必须切断连接。”
她艰难开口。
“不行。”
沈知微摇头,“一旦强行中断,所有曾通过信路获得慰藉的人都会瞬间崩溃。
他们的精神依赖已被植入潜意识,断联等于抹除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将是百万级的精神灾难。”
“那就只能继续骗下去?”
苏晚冷笑,“让下一个‘我’去牺牲?再下一个‘你’去遗忘?”
“或许……还有第三条路。”
沈知微从包中取出一枚玻璃瓶,里面封存着一片干枯的花瓣??正是当年女孩消散后留下的琉璃花。
“这是‘回应之花’,由纯粹的接收情感凝结而成。
如果能找到足够多这样的信物,或许可以构建一个‘缓冲层’,让Y-Ω星的能量不再直接作用于人类心灵,而是通过这些结晶进行过滤和转化。”
“去哪里找?”
苏晚问。
“去那些信真正被‘收到’的地方。”
沈知微目光坚定,“不是回信产生的地方,而是写信者真心释怀的地方。
比如,老陈哼歌那天,雪中开出的花;比如,某个母亲烧掉儿子遗照时嘴角的微笑;比如,丈夫终于把亡妻的骨灰撒入大海时的那一声叹息。”
苏晚懂了。
真正的“信”
,不在语言,而在放下。
她重新回到邮局,取出帆布包中的红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