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大乱后,南越以东共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东瓯,一个是闽越。
东瓯对待大汉一直很恭顺,乖乖当大汉的小弟,当年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逃到东瓯,被东瓯人杀死,斩首献给汉朝,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内附,举国迁徙到江淮一带,所以那片暂时是块空地。
相对来讲,闽越就很不安分了,他们收留了刘濞的儿子,并在他的教唆下一直挑衅、骚扰、忤逆大汉。
景帝当时主张黄老学说,汉境内正修养生息着呢,没时间搭理这些断发纹身的蛮夷,对于他们这些挑衅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闹,反正他们也闹不大。
正是这些宽容,给了闽越王超乎寻常的勇气,认为自己也能和大汉碰一碰,决定试探一下,先打东瓯,再打南越。
今天打我小弟,明天岂不是就敢打我们大汉了?!
忍不了一点!
刘彻可不惯着他们,直接发兵攻闽,汉兵大军压境,旌旗蔽空,长戟如林,刚到边境还没开始打呢,闽越看到这幅气势就怂了。
和大宛一样,闽越首先选择痛击我的队友,国中贵族凑到一起,商量出了个结果——闽越王他弟馀善拿长矛把自己哥哥给捅死了,之后把闽越王的头献给汉使,向大汉谢罪示好,汉这才退兵。
然后馀善自己当上了闽越王。
自此馀善的威望遍布全国,国中一半百姓都归属于他。
能看清形式,不动一兵一卒阻止战争,既除掉了政敌,还收获了好名声,由此可见,馀善此人心机极深。
如今二十年已过,他的左右摇摆之术修炼的更加熟练。
汉军征兵时放出的风声是去征发南越,因此路博德的水军才刚开始出发,刘彻便收到馀善的上书,请求汉皇允许自己率兵八千人跟随汉军一同攻打南越。
越人最是反复无常,对于馀善的话,刘彻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果然,路博德的水军都行到大庾岭了,馀善那八千士兵连一个影子都没出现。
馀善以海上风浪太大为借口,迟迟没有派遣军队去和路博德合兵,实际是在暗中偷偷和南越的使者联络,打算等汉军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正面攻打石门要塞时,他们再从背后偷袭,杀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两边使者都捡着好话说,至于最后到底攻越还是攻汉,那就得等他观望好具体形势后再说了。
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番禺已被闻霍二人里应外合给一锅端了,这封反信自然也就落到汉人手中,趁现在时间还来得及,霍去病命人将其转送给了路博德。
虽然早就知道馀善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真看到信上证据时,路博德心中的火气一下子窜出三丈高,气到都能在他头顶上烧烤炙肉了。
而且这还是顶头上司给自己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