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两万辆大车,给匈奴封万户侯,都可以随皇帝所欲,但在河西之地上建立郡县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坚决不行!!!
刘彻到达宣室殿,朝会开始,果然如闻棠所想,百官吵得一塌糊涂,大体内容还是没钱且劳民伤财。
嗯,甚至还夹杂了一点私货。
其中一位齐地的博士说道:“子曰:挠枉柘以直,救文者以治,当年晏婴担任齐国国相,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使齐国强盛,故而当政者应该节制车马、衣着适当,开放苑囿以利民,亲身节俭,用敦厚朴实的作风来为民众作表率。”
上林苑:就差把我大名说出来了。
这种程度的辩驳不需要压轴出场,那位被闻棠称作“被男频小说腌入味”了的朱买臣主动出言:“若说齐国,当年管子掌握的财富可以与诸侯王室相比,还有三归台和反坫,但后世却并没有人认为他奢侈,齐国遵循他的政策治理国家,也远比其它诸侯国强大。”
然后拉踩:“公孙丞相身居高位,俸禄甚多,依旧食一肉,脱粟饭,为布被,却依旧有淮南、衡山二王叛乱,外族蛮夷侵略。”
而且这俩人还都是齐地人,都是丞相,这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也不知他说这些是在报私仇,还是真为国家,反正目前这场辩论里唯一的受害者大概就是公孙弘了吧。
但现在的宣室殿中有世界上最会捣弄文字的一群人,这点小小反驳肯定难不倒他们,开始挨个上来,批斗朱买臣,他逐渐落了下风,
想到今日要提出的政策,桑弘羊也是有够仗义,以身作则,先是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因此,臣以为,官府应垄断经营山海之产。”
轰隆!
好似有一道巨雷劈到了这些五经博士、贤良文学的脑袋上,劈得他们老长时间都反应不过来。
这对吗?
贤良文学们肯定不会天真地以为所谓山海之产指的是里面的鱼虾野味和柴薪,那些东西又不值钱。
山海里什么最值钱?
是铁啊,是盐啊!
刚刚还在劝说陛下要开放上林苑,结果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惊天大霹雳,怪不得闻棠最近这么平静,存在感这么低,原来是在蓄力放大招啊。
是的,虽然这个政策是桑弘羊提出的,但他们还是很自觉地把它安到了闻棠身上。
在博士们心中,大汉搞事这一块,广牧君的口碑是众人皆知的。
其实汉朝的盐铁专营尚且不算“完全”垄断,因为等到唐宋时期,还有榷(è)酒和榷茶制度,连酒和茶都归国家管控了。
说起茶……
闻棠又开始给自己找事做,想着等以后把羌人打投降后可以再开辟一条茶马古道。
闻棠:唉,大汉离不开我啊!
但显然博士们不这样想,他们认为这一策略简直就是胡闹,当即滔滔不绝说出数段条目来诘难桑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