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怔住了。
这不是模仿,也不是巧合。
这是**跨物种的情感共振**。
她猛然想起回声档案馆里一份被标记为“异常记录”
的资料:蒙古牧民曾报告,每当草原上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如瘟疫、屠杀),狼群会在深夜集体嚎叫,持续数小时,频率稳定在432Hz??那正是人类感到最舒适、最易产生共情的音频区间。
科学家称之为“哀悼波”
。
而现在,这群狼正在回应小满。
它们听到了什么?是她体内流淌的情绪信号?还是那枚沉入湖心的芯片释放出的微弱震波?
抑或,它们本就能感知到这个世界正在悄然改变的“声音生态”
?
林小满忽然意识到,声网的影响早已超出人类范畴。
它正在唤醒某些被遗忘已久的本能??**倾听的能力**。
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确认。
狼群唱了整整十分钟,然后悄然退去,消失在夜色中。
最后一只幼狼离开前,还回头看了她们一眼,眼神里没有敌意,只有一种近乎理解的平静。
篝火渐弱,余烬闪烁。
林小满拿出手机,屏幕早已无信号,但她还是打开录音功能,对着夜风说:
“如果你正听到这段话,请记住:**真正的传播,从不需要基站**。”
她顿了顿,继续道:
“你可以对着山谷喊一句话,让它带回音;可以拍打井沿,让水纹替你传信;可以在雨天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听远方火车带来的震动。
只要你相信有人会接住你的声音,它就会抵达。”
说完,她将手机放进防水袋,绑在一根漂流木上,轻轻推入湖中。
木头载着它,缓缓漂向对岸。
“你在做什么?”
小满问。
“种下一艘船。”
林小满微笑,“也许十年后,有个孩子会在岸边捡到它。
那时候,他已经听过太多谎言,但他还会按下播放键??因为他还记得,曾经有人愿意把话说给风听。”
小满笑了,靠回她肩上。
两人静静坐着,任夜风拂面。
不知过了多久,小满忽然坐直身体,眉头微蹙。
“怎么了?”
林小满警觉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