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安静下来。
小男孩按下播放键。
音响里传出男人沙哑的声音:
>“爸,妈,我想你们了……其实我一直怕回家,因为家里太安静了。
可现在我觉得,就算没人回应,我也要说出来。
不然,我就真的失去你们了。”
话音落下,整片山谷响起奇异的嗡鸣。
不是风,不是水,而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一声叹息。
紧接着,问树中央裂开一道缝隙,缓缓吐出一枚晶莹的露珠,悬浮半空,映出万千星光。
老妇人流着泪,伸手接住。
露珠触肤即融,她忽然笑了:“这是我丈夫去世那天早晨,窗台上那滴没来得及擦的水……我记得,那天阳光很好。”
那一夜,众人席地而坐,轮流讲述逝去之人的小事。
有人说父亲最爱哼跑调的歌;有人说妹妹死前最后买的糖一直没吃完;还有人说,自己恨了二十年的仇人,临终时眼角有泪。
每一句话说完,树便落下一颗露珠,颜色各异,香气不同。
科学家后来分析,那些露珠含有独特的有机分子组合,与说话者脑内分泌物高度匹配。
他们称之为“情感凝结体”
。
但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说法:
那是世界在流泪,也为每一个敢于诚实的人,轻轻点头。
多年以后,当人们问我,“回响运动”
究竟改变了什么?
我会带他们走到最初的环形碑前,指着#00400号石碑上的那句话:
>**“我不是来求原谅的。
我是来确认:我还值得被爱。”
**
然后蹲下身,牵起身边孩子的手,放在最近的叶子上。
“你看不到风,但它吹过时你会冷;你听不见心跳,但你能感觉到它跳动。”
“有些事,不必证明存在,才能相信。”
雨又开始下了。
屋檐滴水,节奏清晰。
这一次,我听懂了。
它说的是:
**“我在。
我一直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