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语莺垂眸看着那份报告,上面有几个字分外醒目:全球同步上线。
她回到办公室,郑重地以一个玩家的心态正式注册App,并且一步步按照指令进行试用,个性化上,她用的是程明笃的声音。
屏幕上进度条缓缓前行,数据在黑色的背景上闪烁成一行行文字。
“你在做什么?”他的声音很低。
叶语莺没有抬头,眼睛一直盯着那条进度线。
“让回声,用你的方式,和我说话。”她顿了顿,像是怕说快了就会露出惬意,“如果它能早点如今天一样完善就好了……那八年里,有一半以上想你的时间,面对的都是空白。”
空气安静得像被夜色吸走了声音。
进度条跳到100%,系统发出一声轻响。耳机里传来那熟悉而沉稳的嗓音,不是面前这个人,而是一个由无数片段拼接出的数字回响:
“阿婴,你最近还好吗?”
她缓缓闭上眼,嘴角勾起一点弧度,可眼眶却微微泛红。
“你听,”她轻声对程明笃说,“它学得很像。”
程明笃站在她身后,抬手轻轻拂过她的侧脸。
那一刻,似乎在提醒她,真正的那个人是站在你面前的,而不是耳机里的那道声波。
他伸手,覆上她的肩:“我现在就在,为什么还要听合成的。”
叶语莺轻轻嗯了一声,没有转头,只是把耳机递到他手里。
“听听它是怎么模仿你。”
程明笃接过,却没戴上,低下头,吻了吻她的鬓角,在她耳畔用真实的声音说:
“我说过的话,不需要回声替我重复。我要对你说的,以后都亲口说。”
叶语莺猛然回过头,盯着回声的页面,鼻尖一酸。
她想对这无尽的夜色说些什么,可终究无话可说——
作者有话说:50~
第95章
二轮融资的资金到位后,团队的内部一片振奋,可就在这股热潮尚未褪去时,外骨骼团队的最新测试报告被摆上了桌。
“反馈延迟依然存在。”老吴皱着眉头,“尤其在快速动作和突发平衡调整时,延迟甚至比上个月的版本更明显。”
叶语莺沉默了一阵,像是做好了最坏测试结果的设想,她不能让外骨骼的推进就卡在延迟这里,如果技术上暂时无法优化,不如直接调转方向,对标一些对安全性要求没有那么严苛的人群,就像程明笃上次建议的那样。
她开口:“那就换一个切入点。别盯着那些对设备要求太高的场景,可以先瞄准康复人群,他们对高强度动作需求低,反而更在意安全性和稳定性。只要解决基本反馈迟滞,就能先进入市场。”
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可行性,这个思路没有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是以外骨骼推向市场为目的,市场反馈的数据和用户体验,将是智能产品快速革新的前提。
尽快让外骨骼进入正轨,她脑海里只有这样一个念头。
*
深夜,办公室灯火未熄。
叶语莺屏幕上铺开的是外骨骼神经接口的调试界面,程明笃如往常一样带着些点心过来。
他目前只直接接触回声的代码,外骨骼是Ashera未来成为硬科技公司的竞争核心,他本身很懂算法,在叶语莺工作的时候也懂得避嫌。
无论大家的关系多么亲密,他也始终恪守商业规则。
叶语莺眉心紧锁,余光看了程明笃的侧颜好几次,终于才抬起头,彻底看向他。
“哥哥,”她唤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试探,“能不能过来帮我看看。”
程明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下文件,走过去。
界面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监控台。最上方是不断跳动的延迟曲线,毫秒级的波动被实时记录。侧栏列着几十条神经通道的编号,大概是抽象成数据的神经反馈,肌肉指令传输,再到外骨骼伺服电机的响应,成千上万行代码就在这个页面下,夹杂着英文注释和数学公式……
屏幕上的界面他并不陌生,平时他不细看内容,看到这个画面就主动避开视线,那是外骨骼的神经反馈核心,任何接触过算法的人都明白,这部分是Ashera竞争的核心。
他沉默了几秒,才低声开口:“我不方便访问这些数据。”
叶语莺没有否认,只是侧过身,微微往后靠,让出操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