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淡淡抛下一句话:“不是因为我是程明笃,就没人敢欺负我,而是因为我能解决掉这些麻烦,才能成为程明笃。”
他给她叙述了两种因果关系,叶语莺听懂了一些,没有完全懂。
她沉默了好一会儿,仿佛要把那句话咀嚼出一层骨髓深处的味道。
“你是说……人不是因为身份强大,而是因为强大才配得上那个身份?”她低声问。
程明笃没正面回答,只是抬手推开铁门走了出去。
他们重见天光,外界的光照在他身上,他看起来和平日里没什么两样。
好像,刚才那个在黑暗里,背靠着斑驳的墙面的,和她有过对话的人,从未存在过。
叶语莺觉得他性格成谜,心里忽然生出一点不真实的错觉。
她突然意识到,她之前对程明笃的了解,其实非常浅薄。
她一直以为程明笃是从没沾染过一点尘埃的月亮,但也许,他只不过是曾经被灰烬淹没,却自己挣脱出来,擦干净了,才走上光明之路。
*
两天后,程明笃登上前往美东的航班,程家上下一切如常,井然有序。
叶语莺再也不可能在午夜看到那些饭团,和那个喝水的身影。
他离开得太自然和了无痕迹,仿佛从来就只是过客。
但是在隔了几天后,她门口放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几双崭新的鞋子,都是适合日常穿着和长跑的型号。
包裹里还夹着一张字条,纸张干净整洁,字迹凌厉有力:
——叶语莺,反抗不了的时候,记得跑快点。
她捧着那张纸,盯了很久很久,眼里慢慢腾起了雾——
作者有话说:50个红包[三花猫头]
第26章
程明笃离开后,仿佛带走了蓉城年末最后的温度,气温急转直下。
叶语莺半夜出门去厨房的时候总需要把羽绒服裹上,有时候猛然发现院落的石板路上结了霜,丝状放射的冰晶,排布随机,如同从缝隙里生长出来的。
她开始自己做饭团,按照程明笃临走前留给她的方子。
配方很简单,米饭捏成团,里头包点碎肉松、蛋皮或者咸菜,捏成三角状,外面用一片海苔随意包裹上。
里面的搭配可以根据现有材料随意组合,几乎可以做到短时间不重样
为了保证入口时海苔的清脆,一般还需要用被塑料包装包裹海苔进行制作,吃的时候再撕开包装,脆海苔才会保持在最适口的状态。
她甚至仔细去回忆程明笃曾经拿在手里的那种形状,努力仿制得大小、重量都差不多。
可无论她怎么做,怎么试,都总觉得,味道差了一点,或者米饭的粘性也有很大的区别。
她只能复刻出饭团的身体,无法为其注入灵魂。
她坐在厨房昏暗的灯光下,背脊微微发僵,桌上是一排整整齐齐的小饭团。
外头寒风拍打着窗户,屋内很安静,只听见微弱的风声、呼吸声,还有钟表一格一格移动的滴答声。
她拿起一个饭团,咬了一口,温热的米粒在舌尖绽开,胃被填补了,心里却缺了一块。
——她想到了小时候家中偶尔过年的时候会来一些家庭成员,有些年纪相仿的小孩会一起待上半个月左右的日子,等正月十五一过,无论大人小孩都各奔东西了。
她长期和外婆一起居住,属于“原住民”,新年一过,她每日起床就只能看见外婆一个人。
当时她看着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耳边却再无那些热闹。
叶语莺又咬了一口饭团,总觉得程明笃是很难用来跟她幼年的玩伴相比的,他们压根算不上玩伴,就连交流都很少。
但是总归她没有对这份心情有更合理的解释。
叶语莺抬头看向窗外,夜色压得很低,树干光秃秃地在月下湿润反光。
她低头又咬了一口,米粒带着一点冷意,像冰进了喉咙。
那一刻,她竟觉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独,也更加寡淡。